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中南抗战题材文学作品是在冀中南地域文化传统与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些作品主要产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内容涉及1930年代初至1945年日军侵略华北的战争及当地军民的战斗和生活。其中大部分作品问世之初,由于当时的文艺政策和文化氛围,得到广泛好评;最近三十年间,其中部分作品又颇受诟病。就其整体来说,这些作品还在流传之中,其多重价值更具研究的意义。本文即在这方面试做新的尝试,力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冀中南抗战文学做一较前更为全面的解读。 本论文第一章,着重从地域文化角度,详尽梳理、分析作品产生和反映的地方背景,包括冀中南的历史文化与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和当地独有的民风民俗。民风民俗不仅是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更是作品独具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人物形象。冀中南抗战题材的作品,最引人入胜处莫过于书中独具地方色彩的人物形象。第二章论述的形象,是在战争与地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其中有慷慨悲歌之士,也有许多英雄群体,他们亦军亦民,他们共同构成一幅壮美的英雄群像图。与战斗英雄相比,“叛徒”显然更应该受到批判。但是,不同于其他地区抗战文学的是,冀中南抗战文学塑造了一些不一样的“叛徒”形象。第三章论述的形象,是一些本该远离战争的群体,但在现实的逼迫下,由于冀中南重然诺、轻性命和捐躯赴国传统的感召,也参与到战争中来了:小孩子组成儿童团,放哨、站岗、打探情报;“整日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也在特殊时代环境打磨中,在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的身份之外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韵,成为力与美相结合的女性形象。 本文第四章论述冀中南抗战文学中的语言特色和意象营造。方言的出现、口语与书面语的交错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也是作品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直接体现。经过冀中南抗战文学的描写和推广,青纱帐、白洋淀、平原、黄土地这些意象,已经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南大地的代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