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科技论文能够得以发表,一般要经过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审稿、编委会或主编终审、退修稿件、编辑加工、发稿、排版、校对等环节,其中同行专家审稿、编委会或主编终审以及编辑加工是确保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同行专家的审稿更是重中之重。同行专家审稿是对稿件质量特别是其学术质量的审查和评价,编辑加工则是对已决定刊用的稿件进行一次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审查、修改和整理,保证稿件质量达到出版水平。编辑加工是审稿工作的延续,是审稿后、发稿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上而言,经过同行专家严格评审、编辑认真加工整理过的稿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其质量均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具备审稿资格的专家常常身兼数职,很难有更多的精力详细审阅稿件,以及委托审稿机制不完善、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专家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得专家审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审稿不充分、不严谨,审稿意见的可用性和可参考性不强,评判结果欠客观和公正,学术评价尺度把握不准等,导致审稿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编辑自身知识结构局限等原因,致使医学科技期刊上发表的一些论文仍存在着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在全面了解国内外医学科技论文编辑加工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科技论文的特点,分析医学科技论文编辑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面对面专家咨询法、电话访谈法,对医学科技论文编辑加工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深入地讨论,制定了编辑加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拟指标。然后运用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德尔菲法),对初拟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构建符合医学科技论文(临床论著)特点的编辑加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三级指标的权重,以便为编辑审阅和加工处理稿件时发现并纠正政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对医学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建立医学科技论文编辑加工质量评价指标对提高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医学科技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