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Lilium.spp.),是百合科(Liliacc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花卉,是世界重要切花之一。我国是百合属植物的原产地,以资源丰富、特有种多,分布广等特点著称,但目前很多野生百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四川百合分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将采集到的百合与课题组收集的百合种类,进行了离体培养和缓慢生长体系的研究;与此同时,开展了野生百合与栽培品种、以及野生种之间的杂交育种,以评价其杂交亲和性。该研究对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的保存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四川地区调查共搜集到4种百合,泸定百合(L.sargentiae)、宝兴百合(L.duchartrei)、川百合(L.davidii)、岷江百合(L.regale)。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通过调查了解了它们的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生境条件、植物群落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岷江百合和泸定百合生长在海拔较低地区:岷江百合生长在干旱河谷地带,抗旱、抗热、长势强健;泸定百合多生长在林缘向阳处,生长环境较湿润,花朵硕大,长势强壮。川百合生长在海拔1700-2500米,生长在林缘、山坡,花朵红艳,数量多;宝兴百合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草甸、林缘、溪边,喜冷凉环境。调查发现四川地区百合资源破坏严重,亟待保护。2.对采集的四种野生百合以及课题组收集的麝香百合(L.1ongiflorum)、兰州百合(L.davidii vaL.unicolor)、卷丹(L.1ancifolium)、‘耶罗林’(’Yelloween’)、‘老曼奇’(’La Mancha’)和‘罗宾娜’(’Robina’)为材料,选取百合鳞片、珠芽,花器官材料建立了百合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广布种的鳞片分化可以用通用的培养基6-BA1.0~2.0mg/L+NAA 0.1~1.0mg/L+MS+30g/L蔗糖+6g/L Agar,分化能力弱的种类还需要进一步筛选培养基;用珠芽扩繁容易,分化率高;花器官以子房和花梗段分化率相对最高。以再生苗叶基为材料,建立了高效的扩繁体系,筛选出三种适宜鳞茎叶基部分化出芽的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分别是:MS+6-BA2.0 mg/L+NAA0.2 mg/L,MS+6-BA2.0 mg/L+NAA1.0 mg/L,6-BA 1.5mg/L+NAA 0.2mg/L。为实验百合种质资源的保存打下了基础。3.选取了川百合、麝香百合、卷丹、‘耶罗林’、‘老曼奇’为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的保存温度、培养基基本成分、蔗糖浓度和生长抑制剂ABA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百合缓慢生长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2℃下,1/4MS+90g/L蔗糖与1/4MS+3.0mg/LABA+30g/L蔗糖是适宜百合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培养基,可保存18个月以上。4.将收集的野生百合与不同百合杂种系的品种,以及野生种之间进行了杂交亲和性评价。实验表明,杂交亲和力大小为:野生种与新铁炮杂种系>野生种之间>野生种与东方百合>野生种与亚洲百合。实验还通过胚拯救技术获得了一些杂交后代,如岷江百合、泸定百合、有斑百合与新铁炮的杂交后代等,为今后抗性新品种培育、抗性遗传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材料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