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中医相关病因问卷调查,并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收集,探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相关中医病因,以及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工作中预防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发病提供理论依据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陶汉华主编2002年出版)及通过对古代、现代文献查阅设计出中医病因学问卷调查表,在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及在健康人群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女性分别进行中医病因问卷调查,并对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收集。将收集的资料输入电脑,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一、对CPP组及正常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化程度、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穿露脐装或露背装、参加水上活动、游泳、泡温泉、青春期游泳、易激怒、恐惊、抑郁、焦虑、产褥期不良情绪、月经期间吃生冷、偏嗜某一口味、每日主食总量、产后劳累、入睡时间、性生活频率、月经未净同房、堕胎次数、宫腔手术、盆腹腔手术。二、对CPP组及正常组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露背或露脐装、抑郁、焦虑是CP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1);一日主食总量是保护因素(P<0.05,OR<1)。三、137例CPP患者中,以气滞血瘀为主,占24.81%,气血两虚型占13.87%,肾虚血瘀型10.95%,气虚血瘀型占9.49%,精血不足型占9.49%,寒凝血瘀型占8.76%,寒湿凝滞型占6.57%,湿热瘀结型占6.57%,脾虚湿瘀型占4.38%,虚寒证型占2.92%,肝郁脾虚型占2.19%。四、40岁以下以实证为主;21~40岁以气滞血瘀居多(28.57%);40岁以上肾虚血瘀为主(33.33%)。经卡方检验,结果提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病程长短及证型、西医病因及证型进行卡方检验,提示P>0.05。研究结论:一、夏天待空调房时长、夏天露背或露脐装、抑郁、焦虑均有可能增加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几率,一日主食总量增多有可能减少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几率。二、随着社会审美观和穿着习惯改变,现代女性趋向穿着露脐装或露背装,加上长期空调环境,经期不忌口,进食生冷寒凉食物,寒气易侵犯机体而致病;现代社会活动种类多样化,许多女性参与水上活动、游泳、泡温泉,无形中导致寒湿之邪入侵致病。另外,越来越多的女性承受着家庭、工作、生活的压力,在情绪上出现易激怒、恐惊、焦虑、抑郁,一方面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另一方面身体上的不适会加重这些不良情绪。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供应丰富化,娱乐活动多样化,很多人不注重饮食、作息,形成进食主食量少、晚睡等不良习惯,对疾病的发生存在着隐匿的风险。三、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血瘀证型多见,且以气滞血瘀型居多,实证血瘀除气滞血瘀,还包括寒凝血瘀、湿热瘀结,虚证血瘀型包括肾虚血瘀、气虚血瘀、脾虚湿瘀。四、年龄对证型有显著影响,40岁以下以实证为主,21~40岁以气滞血瘀居多,40岁以上以虚证为主,且以肾虚血瘀居多;病程长短、西医病因对证型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