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耕地资源闲置、撂荒的现象普遍。当前小规模、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也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矛盾。为了提高农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必要推动农村闲置剩余土地的流转,培育具备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土地的流转规模也在不断加大。那么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产生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土地流入后,农户在转入耕地上调整种植结构的现象普遍,“非粮化”问题严峻。“非粮化”不仅关系到农业结构的变化,更关系到农民收入以及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进一步对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是本文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本文研究对于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可持续的利用,对于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同的两省(江苏、安徽)作为研究对象,以农户行为决策理论及已有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两省四县224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农户转入耕地规模以及“非粮化”种植决策与各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资源禀赋以及土地流转产权因素对于转入农地规模以及在转入农地上的“非粮化”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是否存在至少一名成员参加合作社、租金、经营每亩农地纯收益对于农户转入耕地规模以及在转入农地上的“非粮化”种植决策影响显著。除此之外,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就业机会、地区虚拟变量对于农户转入耕地规模也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同一变量对于转入规模以及“非粮化”决策的影响却不相同,如显著变量经营每亩农地纯收益,对于农户转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对于农户“非粮化”决策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完善耕地流转制度,合理限制流入耕地“非粮化”、积极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新模式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