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樟柯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青年电影导演,代表作《小武》(1998)、《站台》(2000)、《任逍遥》(2002)、《世界》(2004)分别入围柏林、威尼斯、戛纳三大国际电影节,并摘取了诸多奖项。然而由于他长期以来在体制外从事独立电影创作,因而学界对他的关注相当有限。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其单部影片的鉴赏,缺乏对其创作的整体性观照。
本文从贾樟柯的全部创作中抽取出“民间性”这一元素,并围绕民间性主题、民间化的美学品格和民间化的电影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在贾樟柯看来,中国电影中许多关于历史的讲述实际上代表着官方的记忆,远非真实的民间。他通过勾勒现代化进程中底层人真实的生活境遇,试图揭示出一个被官方叙事所遮蔽的民间记忆。
其次,写实主义追求是贾樟柯民间立场在形式层面的投射。根深蒂固的“影戏观”使得中国电影形成了重道德教化、重戏剧性的传统,而缺乏清晰的写实主义流脉。本文认为,贾樟柯的电影是当代中国电影摆脱影戏思维之后对写实主义的一次坚实探索。深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巴赞纪实美学的深刻领悟,使他的影片不仅具有写实主义的外观,更具有写实主义的内核。
第三,民间化的电影观是其民间性的又一层面。贾樟柯怀抱着“作者电影”的理想在对政治和商业的双重抵御中捍卫着影像的纯洁;同时,作为较早从事DV创作的电影导演,他敏锐地洞察到DV的兴起有可能将长久以来被制片厂垄断的拍电影的权力下放到民间,使电影冲出学院化、精英化、体制化的狭小天地,产生出更具个人化、个性化的民间影像。
中国电影“后五代”时期的来临恰好与90年代个体意识日益凸现、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发展大致同步。贾樟柯的电影实践体现了电影领域个体言说的诉求。以他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独立影人,试图在主流电影史中为民间影像争得一席之地,并期待通过个人化的电影书写实现影像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