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几种常见的荒漠短命植物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沙埋、种子多态性、两头下注式萌发等内容,结果表明:1.齿稃草是一年生早春短命植物,是荒漠和草原植被中早春短命植物层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沙地覆盖功能,防沙治沙作用显著。在研究沙埋对齿稃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中发现:齿稃草的百粒重为8.4±0.15mg,在实验室条件下干燥储藏3个月的齿稃草种子萌发率为39.85%。齿稃草的萌发率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裸露在表层的齿稃草种子萌发率并不高,萌发休眠率偏高。沙埋深度为0.5厘米时萌发率最高,从1-4cm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从6-12cm种子的萌发率基本为0,差异不显著。齿稃草的出苗率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沙埋深度0.5-1cm厘米时出苗率最高,从1-4cm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种子的出苗率逐渐降低。从6-12cm种子的出苗率基本为0,差异不显著。2.通过形态、扩散特征观察和萌发试验对异形狭果鹤虱的二型性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异形狭果鹤虱中,长刺小坚果与短刺小坚果的果长差异不显著,而长刺小坚果的刺长显著大于短刺小坚果的刺长。另外,两种异形种子的百粒重也存在显著差异。当轻轻碰触时,异形狭果鹤虱长刺和短刺小坚果脱落的比例是11.2%和0.93%,说明异形狭果鹤虱的长刺小坚果比短刺小坚果更容易从母株脱离(P<0.001)。对于异形狭果鹤虱,在动物模型上总共有262粒小坚果,93.4%都是长刺小坚果(P<0.001)。室内扩散实验表明,在静止空气中异形狭果鹤虱长刺小坚果和短刺小坚果的降落时间分别为0.92s和0.76s,彼此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该实验说明异形狭果鹤虱的长刺小坚果能在风力作用下传播的更远。长刺小坚果与短刺小坚果的传播距离差异显著(p<0.001),长刺小坚果的传播距离更远。长刺小坚果在5/15℃的条件下萌发率最低,在5/25℃、15/25℃的条件下萌发率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P<0.001)。短刺小坚果在三个变温周期下的萌发率变化波动较小,5/15℃与5/25℃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P<0.001)。新鲜的长刺小坚果和短刺小坚果在三个变温周期下的萌发率都比较低,说明新鲜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率在三个变温周期下的萌发率逐渐增加。储藏6个月的异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储藏6个月和12月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3.在研究亲本植株的环境质量对子代萌发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2011、2012两年的降雨量相差不大,2012年的降雨量稍微偏少。干旱处理中的群落总体生物量比对照试验的要少,但是差异不显著。对照试验中的群落总体生物量比湿润处理试验的要少,且差异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总降雨量与群落总体地上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干旱处理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大,但是湿润处理可以大大增大植物的生物量。离子草和东方旱麦草在干旱处理中的萌发率最高,与对照和湿润处理中的萌发率呈显著差异,而对照试验和湿润处理试验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粗柄独尾草在三个处理下的萌发率变化很小,且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