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疾病是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病害之一,具有暴发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一旦暴发,很难控制.因此,针对此类病害要以预防为主,而建立有效的检测技术,是预防细菌病暴发的重要措施.该文从患病杂色鲍和海水中分离出3株细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接着用之与5株溶藻弧菌、2株河流弧菌、2株创伤弧菌和1株荧光假单鲍菌,共5种13株菌,分别对杂色鲍稚鲍进行了人工感染;然后对上述5种水产病原菌和另一重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16S—23S rDNA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分析,设计出针对上述6种细菌的特异性PCR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进行了应用研究,为预防此类细菌性疾病的暴发提供了检测技术.用创伤和浸泡方式对杂色鲍稚鲍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13株受试菌对稚鲍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病力,各菌株以创伤方式对稚鲍的感染率均高达10%,而且死亡率也较高,达50%~100%;而各菌株以浸泡方式感染稚鲍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分别为30%~70%和30%~60%,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比浸浴方式更容易感染鲍.根据IGS序列比较图,分别设计出4种弧菌的特异性PCR引物对荧光假单胞菌部分菌株特异的PCR引物;根据IGS序列比较图,设计出对嗜水气单胞菌特异的PCR引物.建立了上述6种病原菌的PCR检测技术,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检测,发现以IGS为靶区的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增菌液的检测低限达4.8×10<2>CFU/ml~6.3×10<2>CFU/ml.应用PCR方法对人工感染的杂色鲍、来自海南莺歌海对虾养殖场的一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及取自珠江、中大自来水、杂色鲍养殖池、对虾养殖池等不同来源的一批水样进行了检测,发现PCR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样品中的病原菌,且检测结果与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的鉴定结果均保持一致,表明此检测技术是可靠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