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的动态观察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动态观察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的变化,探讨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是否存在组织形态学改变,寻找弱视诊断及疗效判定的客观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34例(60眼)斜视性弱视儿童作为实验组。29例(58眼)双眼矫正视力均为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CT—3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进行动态观察并行相关分析。  结果:  1、实验组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随时间推移而变薄、体积随时间推移变小,治疗3个月后与初诊时比较、治疗6个月后与初诊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黄斑视网膜A1区厚度同样随时间推移而变薄、体积随时间推移变小,治疗3个月后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三次OCT测量结果(初诊时、3个月时、6个月时)进行组间比较,三次同一时间段的两组间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将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提高三排视标。5、将治疗6个月后的实验组按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进步组及无效组,其中治愈组6月与3月、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步组6月与3月、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效组6月与3月厚度及体积比较、6月与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薄,体积逐渐变小。2.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较正常同龄儿童厚,体积也较正常儿童大,提示弱视患儿黄斑A1区视网膜存在组织形态学改变。3.有效的视觉刺激(弱视综合治疗)会加速弱视患儿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变小。4.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在弱视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弱视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可以作为弱视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客观方法,为弱视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与各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更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促进了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也将在下文详细阐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R857.3,A,TQ4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14-01  在核心素养理念视野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迎合了新时代的要求,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以实验为主,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并强化实验教学。但是,有部分实验不适合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则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化学实验,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现象的了解,从而掌握化学实验知识,提升化学实验能力以及化学综合成绩。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8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12-
摘 要 很多学生都有一种计算式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的思想意识,故而在计算时经常掉以轻心,结果错误百出,要提高學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的思考、摸索、探究,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计算;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13-01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的作业,还是
摘 要 目前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运用也逐渐的成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信息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现在的在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需要教师们一起共同探究,更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H09,D924.13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