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索尔·贝娄的《雨王汉德森》(1959)中主人公的流浪汉形象和流亡意义。该小说虽没有作为单独的作品获得什么奖项,却也是贝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与《赫索格》一起被认为是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部最重要作品。但是目前大多数评论文章都只是关注作品中的流浪汉体裁元素,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篇论文分析汉德森这一现代流浪汉与传统流浪汉的异同点,指出其身上还兼具流亡者形象的特征。本文进一步运用萨义德关于流亡者的理论分析汉德森这一人物,指出他的地理流浪实际上是其精神流亡的载体,其精神危机以及流亡历程代表了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的精神流亡状态,汉德森最后的重生反映了索尔贝娄的人文主义理想。本论文由三个章节组成,并包括前言和结论两部分。第一章回顾流浪汉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历史,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且介绍这一传统在美国文学中的发展情况。关于流浪汉传统的背景信息对于理解《雨王汉德森》与其他经典流浪汉小说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更是正确理解贝娄对流浪汉形象的创新塑造的关键。第二章探讨《雨王汉德森》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流浪汉小说特征,着重分析了汉德森这一现代流浪汉与传统流浪汉的不同之处,指出其形象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物质富裕境况中的精神空虚,二是精神求索始终贯穿其流浪旅程。第三章首先介绍萨义德的流亡者理论。萨义德在分析20世纪的流亡者境况时尤其强调了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精神上的疏离感和社会角色的错位感,这在汉德森的身上有着明显的表征。无论是身体意义上还是精神意义上他都是一个流亡者,而只有认识到他身上的流亡者特质才能正确理解其所承受的精神折磨,跟踪他的精神发展历程。本章还探讨汉德森的族裔身份特征,指出贝娄将其塑造成一个非犹太人物是为了呈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流浪汉形象,表现现代社会中普遍意义上的精神流浪状态。结论是对以上三个章节的总结:索尔贝娄成功塑造了一个现代流浪汉形象,突出了其精神流浪的意义。尽管其所处的物质丰裕社会里存在着严重的精神危机,汉德森并没有一味沉沦,而是在其寻求生活真理的流浪旅程中找回了他的立足地,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这一理想结局体现了贝娄作为作家的人文主义乐观论,即人类有能力在流亡历程中治疗其精神创伤。因此,虽然小说的结局未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汉德森回到美国后是否能开始其学医之路,是否能真正融入他以前生活的群体——《雨王汉德森》仍不愧是一部体现贝娄人文主义理想的文学经典。本节亦对研究精神流亡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这一研究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