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据国外资料,GIST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每年发病率为1.45/万。但通过对尸检和手术标本的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胃GIST微小瘤(GIST tumourlets,也有称为minute GISTs, ICC hyperplasia, microscopic GISTs, minimal GISTs,和sclerosing stromal tumourlets)的发现率可达22.5%。如此推算,GIST和GIST微小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该很高,但在临床上检出率仍然较低。目前电子内镜、超声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GIST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改变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故而如何更为有效地早期诊断GIST仍尚待深入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的Cajal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或向ICC分化的干细胞。而Cajal细胞呈网状结构分布于胃肠道的肌层之间,是慢波活动的起搏细胞。而慢波是胃肠道肌电活动的起步电位,决定了胃肠平滑肌收缩的节律,调控胃肠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和方向,是胃动力的基础。日本学者Furuzonoc等进行过相关的研究认为GIST细胞保留了一些ICC起搏活性的离子机制。GIST细胞具有的一些ICC潜在起搏活性,是与其他间叶性肿瘤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可能影响正常ICC的起搏功能,导致异常的胃肠肌电活动。这就为寻找新的临床检查诊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体表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 EGG)可精确地测量慢波,是目前诊断胃电节律紊乱的可靠的方法。多导胃电描记法可以反应胃部不同部位的肌电活动。本研究运用多导胃电图记录胃GIST患者与其他胃部粘膜下肿物患者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前后的胃电参数变化,探讨内镜下剥离胃GIST对胃生物电活动的恢复情况,及与其他胃部粘膜下肿物相比有无特异性改变,以明确胃GIST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以及GIST是否作为胃的异位起搏点干扰正常胃电活动。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下肿物者并除外其他胃肠疾患及其他系统疾病且无服药史的患者,行ESD剥离肿物,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1月行胃电图检查,部分病例于术后12个月和17个月随访。按照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分为胃GIST患者组和其他粘膜下肿物患者组(包括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GIST组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1.93±14.39岁,病变位于胃底11例,胃窦3例;异位胰腺组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3.15±11.28岁;息肉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80±15.83岁。另随机选取无消化道症状或疾病、无其他系统疾病、无任何服药史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0.9±11.37岁。使用中国合肥湘雅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EGEG-5D型五导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分别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胃电图检查,对平均频率(MF)、正常频率百分比(N%)、过缓频率百分比(B%)、过速频率百分比(T%)、平均幅值(MA)及时间差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GIST组术后1月餐前的MF、N%、T%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恢复(P<0.05),而术后1月餐后所有参数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几乎所有的术后1月胃电参数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GIST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餐前的MF、N%、T%、MA与餐后的全部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仅餐前MA有显著性差异(P<0.05);GIST组与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相比,术前各导联参数几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与对照组相比仅个别导联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IST组胃动过速的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P<0.05),且胃底GIST比胃窦GIST更易引起胃动过速。GIST组胃电扩布异常的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胰腺组和息肉组(P<0.05)。结论:GIST的存在可能影响了胃电慢波节律、峰电位及胃电扩布,与其他胃粘膜下肿物影响有所不同:1、GIST的存在可能使胃在空腹时呈现出频率快、振幅高的紧张状态。2、GIST可能使正常慢波频率整体处于受干扰的状态。3、GIST患者可能较易出现胃动过速,且胃底GIST也许比胃窦GIST更易引起胃动过速。4、GIST可能影响正常慢波的传播方向,使胃电扩布异常增多。5、内镜剥离胃GIST可以使胃电节律趋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