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索报关行在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对外经济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广西成为对外交往的前沿阵地之一,许多新的社会因素随之出现。报关行是随着海关的产生而产生的,是联系国内口岸之间贸易与联系国际贸易的桥梁。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从新的角度探讨广西边疆开发的历程,深化区域经济的认识。第一部分是从报关制度、报关的类型、报关行的业务及其人员构成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报关制度是进出口货物及运输工具进行报关的程序依据,也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及运输工具进行监管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般的进出口货物及运输工具有三种报关方式,而其中的专门代理报关则为报关行所进行的。报关行的业务是比较广泛的,然而一般的则主要是报关纳税而兼营转运业务。从事报关行的人员则主要是设有海关的通商口岸所在的地方人员以及与广西有地缘优势的广东籍人员。第二部分是从报关行的产生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报关行产生的背景则是从报关行产生的基础——海关设置为首要条件,而在报关程序中的特殊要求则是促进了报关行的产生。报关行在中国产生的历史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起点,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广东地方官公议成立洋货行开始就有了报关行雏形的性质。近代中国的报关行,是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中出现的。广西报关行的产生以1913年开设于沙街(今长沙路)的裕利号作为标志。研究报关行的产生,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广西对外经济关系的进程。第三部分是对近代广西报关行的发展进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三个口岸开放的情况,然后结合广西境内的地理环境、经济概况对近代广西的报关行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寻找广西报关行的一些特点,认为它在岭南经济圈内的地位中主要起着中转的作用,与东南沿海相比影响力不大,在代理业务上的层次较低。第四部分对报关行与广西的对外经济关系的互动历程进行研究。认为由于报关行的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使得在广西境内的农产品、手工业品能很快地出口到省外或国外,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完善了近代广西的经济结构。报关行的产生及发展,加快了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速度,为商埠的对外经济联系架设了桥梁,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五部分是对近代广西报关行作为对外经济关系新要素的体现进行研究。认为商场上每一个行业的产生,对活跃社会经济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报关转运业亦是如此。它带动了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把商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培育了民族经济融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