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样本条件下的红外空中目标识别与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成像具备探测距离远、隐蔽性高、可穿透烟雾以及全天候工作等优势,在光电探测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研究和应用。在红外探测系统中,目标识别与检测能够为图像中的潜在目标提供类别判断和坐标定位,是后续跟踪任务的基础,也是后续决策系统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和大数据的推进,深度学习模型已经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异常瞩目的进展,在很多大型数据集上,一些算法的认知水平甚至超过了人类的分辨能力。然而,这些算法之所以性能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数据的充分程度。在红外空中目标的识别问题上,获取样本数据的代价十分昂贵,某些少见机型的数据样本甚至仅有个位数,很难建立充分的样本库来对各种型号的飞机红外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围绕少量样本场景下的红外空中目标识别问题,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红外条状噪声校正方法。首先利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对无噪声干扰的红外图像进行训练,提高字典对红外图像的表达能力;然后利用OMP算法对噪声图像进行稀疏求解和图像重建;随后利用重建图像与噪声图像,根据最小二乘法逐行求取校正系数;最后利用校正系数和噪声图像输出校正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条状噪声的校正效果比较稳定,不受场景约束,且对稀疏求解的误差容忍度较高。(2)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稀疏表示的红外空中目标识别模型。首先提出了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然后将训练样本的该特征作为原子组成初始字典,利用FDDL字典学习算法对字典进行优化,同时提高字典的编码能力和判别能力。随后提取测试样本的特征向量作为原始信号,利用同伦算法求解稀疏表示系数,最后根据各类别的重构残差输出红外空中目标的预测标签。该方法理论基础充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拥有较强的旋转不变性、判别能力以及抗噪性能。(3)针对某些少见机型样本稀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关系网络的少样本红外空中目标分类方法。该方法将关系网络模型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以及元学习的训练策略相结合,首先构造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支撑样本和查询样本的特征信息,然后把查询样本和支撑样本的图像特征连接起来输入关系模块,根据查询样本和各类支撑样本之间的关系值作为类别判断依据。在训练方式上,采用元学习的训练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少量样本的情况下,实现多种机型的红外空中目标的识别任务。(4)针对红外空中目标尺寸偏小、分布稀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强小尺寸目标关注的少样本红外空中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特征权重调整模型加以改进,在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浅层特征图融合的方式增强特征提取模块输出的特征图表达能力;在权重调整模块,使用热力图取代二值图像作为标注信息的输入形式,增强红外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关联,使模型能够关注到较小尺寸目标。在训练方式上,采用基础训练与少样本元任务微调相结合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少量标注样本的情况下,实现红外空中目标的检测任务。
其他文献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具有波段覆盖宽、灵敏度高等优越性能,是航天遥感、天文科学等领域的红外探测的首选。随着红外探测与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升,红外探测器规模不断扩大,但因其低温热失配引发的可靠性问题愈加严重。为此,本文重点开展大面阵芯片面形校正、低热应力结构设计等可靠性技术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了大面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探测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以及材料参数合理选择等方法来减
近年来,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在气象、资源、环境及天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受背景噪声抑制的限制,红外探测器往往需要在100K以下的低温工作。随着系统应用对大视场、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时间分辨率等需求的不断提高,单个探测器模块规模的发展已不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需要将几个甚至几十个探测器模块在杜瓦组件内集成,而探测器模块的热匹配性、组件杜瓦的传热及轻量化等问题凸显。因此,发展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
科技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不断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红外天文探测器是人类探索外太空世界的有力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阻挡杂质带(Blocked Impurity Band,BIB)红外探测器凭借其优异的探测性能,已成为目前中、远红外天文探测领域的主流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天文探测平台上,如宇宙背景探测器(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斯皮策(Spitizer)太
红外热像仪是CASEarth小卫星的载荷之一,在505km轨道高度通过长线列摆扫实现30m分辨率和300km幅宽,是我国目前在研幅宽分辨率比最大的热红外载荷。CASEarth卫星红外热像仪发射入轨后,将为人类活动范围、经济发展情况的探测、污染(水、土和大气污染)监测与生态功能评估、水资源和耕地普查等提供高分辨率的热红外遥感数据。高精度的辐射定标是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关键。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精度受
焦平面探测器是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探测、识别和分析物体信息的关键,在军事、工业、交通、安防监控、气象、医学等各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航天工程和宇宙探索等需求的牵引下,红外成像探测器向大规模、多波段、高温等方向发展。受材料、器件工艺、成品率等因素的限制,单个焦平面模块还不能满足红外遥感等系统的需求,通过多芯片、模块化拼接成更长线列或更大面阵的方式,已经成为实现长线列和大面阵探测器组件的技术途径
高时效、高分辨率的热红外遥感影像是研究人类痕迹精细刻画,地表特征反演、资源勘查、及海洋生态监视等领域的重要资源。CASEarth小卫星是我国“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支持的首颗卫星,其搭载的核心载荷红外热像仪可获取地表300Km幅宽30m分辨率的三谱段热红外数据。常用的线阵遥感相机数据获取方式主要有长线列推扫和短线列摆扫两种,但受卫星结构尺寸、重量、及功耗等工程边界条件约束,长线列推扫的成像方式难
微测辐射热计具有高响应、高集成度和室温探测等特点,目前已经在热成像、卫星遥感、环境监测、夜视、物质检测等红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氧化钒、非晶硅等热敏材料在太赫兹波段吸收系数较小;太赫兹波段的谐振腔加工困难;背景辐射噪声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微测辐射热计在太赫兹和毫米波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发展高性能的太赫兹和毫米波微测辐射热计已经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代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多种探测功
超材料是利用介质或金属人工微纳结构来调控物质宏观物理性质的新型材料形态。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便被预言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应用,多年来作为学科前沿热点获得持续广泛关注。光学超材料更是因其蕴含的丰富物理机制及光电技术重大应用前景成为了超材料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其已被证明能够利用等离激元耦合、声子极化激元耦合、模式共振、模式湮灭等效应实现材料电磁参数的调制及复杂的光场调控功能,并且各种新机制、新特性、新功能仍
光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光的本质是电磁波。而实现对电磁波的人为操控,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工电磁材料是将人造单元结构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人工结构材料。一维平面薄膜堆栈结构,是超构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等特点,近年来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全无机铯铅卤钙钛矿量子点,
光学和纳米光子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可归结为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机制的理解以及如何构建新颖的器件对光进行有效操控。人工微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结构,通过对结构几何自由度的人工调控可实现对电磁波的定制化操控。超构表面,即二维的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尺度的超构单元构成的人工微结构阵列。通过对超构单元电磁特性和空间排列序的有效人工构造,超构表面能以超薄、平面可集成的独特几何构型在亚波长空间尺度上实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