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不仅重视急性加重期,亦重视稳定期的药物及肺康复治疗。有研究证实肺康复具有稳定或逆转肺的病理生理改变,防止肺功能恶化,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作用,但因种种因素很多患者不能坚持长期的肺康复治疗,影响肺康复疗效。中医慢病管理因其在饮食、情志、运动、中药等多方位的干预,对于提高COPD肺康复的依从性及疗效具有潜在优势。本研究拟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COPD肺康复依从性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中医慢病管理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断为COPD稳定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慢病管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入组时教育肺康复治疗操作;干预组采用COPD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干预,对照组只采用COPD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期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运用COPD Assessment Test (CAT)量表观察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变化,并于观察期结束时回收患者的肺康复操作日记卡,评估肺康复执行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共纳入病例60例;其中,干预组30例,年龄分布在45-84周岁,病程分布在2-25年,其中肺功能Ⅱ级12例,Ⅲ级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分布在39-81周岁,病程分布在1-29年,其中肺功能Ⅱ级9例,Ⅲ级21例;完成观察期60例。2.两组间各项肺康复执行情况比较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干预组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慢病管理能提高COPD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3.两组肺康复依从性总分分析:结果说明干预组肺康复依从性总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慢病管理能可提高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4.年龄与总体肺康复情况相关性分析:分析提示年龄与肺康复总分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年龄段的肺康复依从性大致相同。5.文化程度与肺康复依从性总分组间分析:根据总体学历情况,学历分为中学以下和中学及以上,分别在不同学历肺康复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慢病管理干预组肺康复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6.两组组内比较肺康复治疗前后CAT评分分析:中医慢病管理干预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较入组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中医慢病管理,干预组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较好,COPD症状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肺康复治疗后CAT评分较入组时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患者完成部分肺康复训练后症状有所好转,但影响不大。7.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的因素分析:对疗效及预后可能影响因素:年龄、呼吸吐纳法完成百分比、胸部按摩完成百分比、八段锦完成百分比、肺康复总分及治疗后CAT评分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提示6个指标并非独立,显示有2个主要成分,第一因子为呼吸吐纳法完成百分比、胸部按摩完成百分比、八段锦完成百分比和总体肺康复依从性得分,反映了肺康复的主体疗效评价指标;第二因子为年龄、治疗后CAT评分,反映了患者的自身状况。结论:本研究提示中医肺康复治疗能减轻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总体肺康复情况与年龄无直接相关关系;中医慢病管理模式能提高COPD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且患者接受中医慢病管理的能力不受学历影响;在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中,提示有两个主要因子,第一因子包含了主体疗效评价内容,占疗效评价的54.81%,第二因子为患者自身条件,占疗效评价的26.5196,为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疗效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