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氯化锂对母婴隔离诱导的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的缓解作用目的:采用SD大鼠新生鼠PND1-9母婴隔离的方法建立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缺陷模型,成年后用行为学实验检测其是否具有孤独症样行为表现。且给予慢性氯化锂(Lithium)处理研究其对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是否有缓解作用,为临床早期干预孤独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SD大鼠新生鼠分为对照组(Ctr组)、母婴隔离组(Iso组)、氯化锂处理组(Licl组)、隔离氯化锂处理组(Licl+iso组)。Iso组和Licl+iso组新生鼠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母婴隔离(出生后PND1-9),每次母婴隔离结束后Licl组及Licl+iso组给予氯化锂(2mmol/kg)腹腔注射,Ctr组和Iso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成年后(PND42-56)进行行为学检测:1.用三箱动物社交行为学实验检测SD大鼠的社会交往能力;2.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重复刻板样的自身梳理行为;3.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4.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禁食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状态。结果:社交行为学实验发现Iso组雄性大鼠成年后与陌生同龄雄性SD大鼠交流时间与Ctr组大鼠相比显著性减少,而玩玩具时间明显增加,雌性SD大鼠社会交往能力检测结果和雄性大鼠相似,且雌雄SD大鼠社会交往能力无统计学差异。慢性Lithium处理的雄性和雌性Licl+iso组大鼠社会交往能力接近Ctr组水平。旷场实验发现Iso组大鼠重复的自身梳理行为时间明显多于Ctr组大鼠,而慢性Lithium处理能缓解这种重复的自身梳理行为。强迫游泳实验发现Iso组大鼠的不动潜伏期及挣扎时间都少于Ctr组大鼠,同样慢性Lithium处理缓解了强迫游泳实验时表现出的抑郁样行为。高架十字迷宫和禁食实验均发现母婴隔离增加了大鼠的焦虑状态,而慢性Lithium处理能缓解母婴隔离导致的大鼠焦虑样行为。结论:新生SD大鼠母婴隔离会导致子代成年后孤独症样行为,且伴有焦虑、抑郁样行为表现。而慢性Lithium处理能缓解母婴隔离诱发的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缺陷以及伴有焦虑、抑郁样行为。第二部分氯化锂缓解母婴隔离诱导的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机制的探讨目的:进一步探讨母婴隔离诱导的孤独症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探索母婴隔离对大鼠成年后神经系统的影响:海马齿状回(DG)区域神经发生及海马区域突触传导的变化,同时探索慢性Lithium处理对神经发生及突触传导的作用,进一步探索慢性Lithium逆转孤独症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同第一部分。免疫荧光实验方法:PND42时大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的Brdu(100mg/kg),每天一次,24hr后大鼠用30%的水合氯醛(3ml/kg)麻醉,首先用生理盐水心室灌注,再用4%的多聚甲醛心室灌注,内固定后取其整个脑组织固定于4%的多聚甲醛,48小时后用30%的蔗糖脱水,48小时后用免疫荧光实验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DG)区域的神经发生的变化。用双皮质素(Doublecortin, DCX)抗体检测未成熟神经细胞的变化及Brdu和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标志(NeuN)及新型胶质细标志(GFAP)抗体检测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型的神经祖细胞的变化。电生理实验方法:PND35-56时麻醉大鼠,用通过氧气的NMDG脑脊液心室灌注后取脑组织切片,脑片用通过氧气的HEPES脑脊液37℃孵育1hr后将脑片置于人工脑脊液中用神经电生理(膜片钳)室验方法记录海马处突触传递的变化(检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的幅度及频率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母婴隔离造成了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障碍。Iso组新生神经细胞(DCX positive cell)与Ctr组大鼠相比明显降低,而Lithium处理促进了神经祖细胞(NPC)的分化,Licl+iso组和Ctr组相比没有差别。母婴隔离同时也造成了NPC增殖的减少,Iso组Brdu和NeuN共表达的神经元明显低于Ctr组,但是母婴隔离对GFAP和Brdu共表达标的星型胶质细胞没有影响。慢性Lithium处理同样促进了NPC的增殖,Licl+iso组和Ctr组Brdu和NeuN共表达的神经元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GFAP和Brdu共表达的细胞四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电生理实验结果:母婴隔离增加了抑制性突触传递,Iso组sIPSC的幅度和Ctr组比较明显增加,但其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母婴隔离对sEPSC的频率和幅度都没有影响。慢性Lithium处理能将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改变恢复到生理水平。结论:神经发生障碍及突触传递的改变可能是母婴隔离诱导孤独症样行为的机制,慢性Lithium处理缓解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神经发生和调节海马区域突触功能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