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处在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转型时期,农村大量的青壮年为了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纷纷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一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空巢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根据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我国目前拥有至少4339.73万留守老人,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约有3037.91万,在全部的留守老人中大约占了 69.79%,可见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之多。留守老人的子女外出打工,收入增加,虽然给老人带来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对老年人的照料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照料。本文在参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指导,以笔者的家乡江苏省J市B村的留守老人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结构访谈、参与观察的方法,深入地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问题主要有家庭情感交流不够、社会关系交往单调、自身价值无法展现以及娱乐活动匮乏等四个方面。老年人精神生活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身原因,二是家庭原因,三是社会原因。在文章中以个案工作模式和小组工作模式的案例为基础,利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社会支持网络方式,对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满足开展了社会工作实务。首先,在个案工作中选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案主曾婆婆进行介入活动,结案后,通过对个案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发现在社会工作介入后个案案主已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能够正确认清现实,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其次,在小组工作中选用互助小组模式进行介入工作,通过七次小组活动后,对小组工作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小组成员在孤独感、人际关系及精神生活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小组活动对改善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有明显的效果,小组成员的精神状态普遍提高。文章最后比较分析了两种社工介入方法在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时的有效性,同时也探讨了社工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时所遇到的困难,包括在工作过程中老人对社工不理解,社工自身素质不足等。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老人日趋增多这一现象与目前的传统孝文化流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能使政府以及公众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力量,为以后开展社会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