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桐子是十分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含油率高,亚油酸含量在60%以上具有“树上油库”的美称,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工等方面拥有多种用途,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选育优良品种,是开发利用山桐子的前提,然而由于缺乏山桐子果实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理论研究及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严重制约了山桐子这一优良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深入了解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和功能,对山桐子果实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
【基金项目】
: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山桐子抗性选种及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0NY-0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桐子是十分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含油率高,亚油酸含量在60%以上具有“树上油库”的美称,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工等方面拥有多种用途,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选育优良品种,是开发利用山桐子的前提,然而由于缺乏山桐子果实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理论研究及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严重制约了山桐子这一优良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深入了解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和功能,对山桐子果实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山桐子遗传转化体系有利于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对山桐子进行遗传改良,还能为其他油料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山桐子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发育时期山桐子果实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动态变化,对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对油脂合成有关基因成功进行了克隆,从中选出与亚油酸合成有关的基因,通过表达分析验证其基因功能。为了进一步对山桐子进行遗传改良,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山桐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取得以下结果:(1)揭示了山桐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山桐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含油率逐渐增加呈“S”型增长模式,在80~90 DAP(days after pollination)有一个间歇期,在此时期果实颜色发生变化;亚油酸含量在脂肪酸组分中的比例逐渐减小,但其最终值仍在64%以上,在70 DAP和130 DAP时期,果实中的油脂含量,主要脂肪酸组分均差异显著。(2)通过转录组测序发掘油脂合成相关基因。从转录组中发掘出了33个与山桐子油脂合成有关的基因,其中有18个基因在70 DAP和130 DAP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中,Ip ACCase、Ip KAS I、Ip KAS II、Ip SAD、Ip FAD2和Ip FAD3等6个基因是山桐子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Ip GPAT和Ip DGAT2等2个基因是山桐子TAG合成的关键基因。(3)克隆获得了Ip SAD、Ip FAD2、Ip FAD3、Ip GPAT和Ip DGAT2等5个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全长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它们与毛果杨和胡杨的亲缘关系较近。预测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这5个功能基因在山桐子油酸、亚油酸及油脂合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4)对亚油酸合成关键基因Ip FAD2和Ip DGAT2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原核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在IPTG的诱导下可以正常表达出与预测蛋白大小基本一致且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转化拟南芥表明,转Ip FAD2和转Ip DGAT2分别可以使拟南芥种子的亚油酸和油脂含量增加13.50~29.86%和27.70~39.09%;Ip FAD2和Ip DGAT2的表达量决定了山桐子果实中亚油酸含量及油脂含量。(5)建立了山桐子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0 mg/L+2,4-D 2.0 mg/L+琼脂6 g/L(p H=5.8),诱导率为36.67%;愈伤组织继代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5 mg/L+NAA 0.5mg/L+琼脂6 g/L(p H=5.8),愈伤组织增值系数为4.46;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2.0 mg/L+NAA 0.2 mg/L+TDZ 0.1 mg/L+琼脂6 g/L(p H=5.8),不定芽诱导率为22.22%;不定芽复壮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5 mg/L+NAA 0.1 mg/L+TDZ 0.08 mg/L+琼脂6 g/L(p H=5.8),增值系数为4.45。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Cef对愈伤组织致死的最大浓度为200 mg/L,Kan对愈伤组织致死的最小浓度为50 mg/L。
其他文献
女贞子Ligustri Lucidi Fructus系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明目;主治阴虚内热,腰肢无力,肾虚滑精,视力减退等。研究表明,女贞子主要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特女贞苷、女贞子苷等化学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已有文献证明女贞子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然
牛骨骼肌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可为肉牛育种提供分子遗传改良信息。在胚胎期,骨骼肌细胞发育主要进行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单核肌管,随后单核肌管融合形成多核的骨骼肌纤维。在出生后期,牛骨骼肌纤维数目基本维持稳定,主要进行肌纤维增大和增粗。此外,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损伤修复等过程,都会影响牛肉的产量和质量。研究者发现多种因素可共同作用调控牛骨骼肌的发育,这些因素包括生肌调节因子、生长因子、骨骼肌特异性或骨骼肌非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几乎所有细胞均可释放的纳米级被膜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卵泡液中含有EVs,对卵泡发育以及卵母细胞成熟具有调控功能。到目前为止,关于卵泡液EVs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上。由于sEVs是一个混合的异质性群体,不同胞内来源的sEVs亚型可能具有不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感染家猪或野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全世界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尽管疫苗免疫接种和病猪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在我国猪瘟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隐性感染和持续性
携带tet(X)基因变体的质粒的流行,将对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治疗带来威胁,也给畜禽养殖治疗药物的选择加大了难度。tet(X3)和tet(X4)基因是近两年发现可通过质粒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性,同时也可以对四环素及其它四环素类衍生物产生高水平耐药。尽管替加环素未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但已在多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拥有多种用途。叶片是杜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原材料,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杜仲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巨大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杜仲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筛选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ARF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不仅能够填补杜仲ARF基因研
细菌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的结构复杂的细菌分泌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接触依赖型细菌竞争武器,一般认为,在环境中相邻的细菌间,攻击者(供体菌)利用T6SS直接刺穿相邻的被攻击者(受体菌)的细胞,从而直接将效应蛋白注射到被攻击者细胞的特定位点,发挥杀菌活性,以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有关T6SS杀菌功能的研究报道都是接触依赖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主要病原,PCV2感染会侵害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易感。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
大气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森林是CO2、CH4和N2O重要的源或汇,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反馈是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系统的关键环节。持续增加的大气氮沉降提高了土壤氮的有效性,导致了土壤酸化,通常会引起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生物炭自身具有强大的吸附性和碱性等特点,添加到土壤中能够降低土壤氮的有效性,缓解土壤酸化,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草地存在恢复速度慢、结构简单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长期水土流失和集约化农业生产活动导致该区草地多为养分限制生态系统。施肥是促进该区草地生产力提升和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氮磷添加不仅有助于提升草地生产力,还可优化群落结构和功能,加速草地恢复进程。论文选取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草地及其优势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17-2019年在3个不同类型草地(一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