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画自唐末五代发展成熟,到宋代更是达到高峰。伴随着题画诗在宋代的发展成熟,在山水画上题诗已成为主流。诗、书、画的融合,形成了山水画的一种新的审美形式。具体来说,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下,诗人如何欣赏山水画,山水画家又如何在画上题诗,这其中的情感因素有何不同等等,是本文的论述重点。鉴于此,本文把研究内容分为三章。
第一章:宋元山水画的发展。以溯源的方式追述了宋以前山水画发展的情形,我国山水画的萌芽起于晋,形成于刘宋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发展成熟,并占据中国画的主流,出现了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韦鶠、王维等名家。五代宋初,山水画高度成熟,形成山水画史上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山水画家。元代是写意山水画的高峰,赵孟頫、倪云林等既是著名诗人,又是一流的大画家,所以,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
第二章:山水画题诗形成的社会环境。本章主要从题山水画诗的形成、画院建立与山水画的发展、文人画的兴起、林泉之思的隐逸之风四个方面对山水画和山水画诗结合的因素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四者之间的关联。
第三章:山水画题诗促进了宋元山水画的发展。诗、书、画结合丰富了传统山水画的形式,中国山水画从最早的无款到有款,再到题诗,是一步步演化而来的。画家自题山水画诗,以诗补画、题诗寄意,题诗送画、赠别,画家、诗人之间相互唱和,表达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感情,也充分表达了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