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信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即人民的来信来访,它是一项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民主政治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诱发信访事件的因素日益增多,目前,信访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关系社会和谐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甚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涉诉信访,是在2004年首次全国涉诉信访会议时才被作为规范术语使用的,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及的涉诉信访的范畴包括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要求起诉,也包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日益完善,信访已经成为表达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政治渠道。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激化的外在体现。实际上,涉诉信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制度,司法的权威性和终局性在涉诉信访面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司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和专业性,所以针对司法的信访应当也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处理。这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既坚持了审判独立的原则,同时也能够防止其他机关和社会团体肆意干涉司法活动。对于涉诉信访问题的研究和妥善处置,是极其紧迫和尤为重要的。作为社会矛盾的一个排解渠道,它是一把“双刃剑”,解决不好,会严重威胁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一方面,各级人民法院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处理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制度、理念、措施等方面下功夫,化解信访矛盾,解决信访问题,消除负面影响,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本文借鉴信访工作的相关理论,首先阐述了涉诉信访的概念、功能及历史沿革,然后以湘潭市岳塘区涉诉信访情况为例,深入解剖了我国涉诉信访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结合个人调查情况,从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几条可行途径:一是妥善处置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二是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三是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法律制度;四是切实加强人民法院的自身建设;五是积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涉诉信访价值观。
其他文献
随着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格局的变更,催生出大量民间组织。在农村,随着“农民再组织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民间组织也得以萌芽和发展,并且在农村公共治理方面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日
广东的宋福雷,靠着出色的商业思维,把销路不好的超规格柠檬卖出了高价.来看看他的办法1.降雨导致的“卖难宋福雷和合伙人们种植的是四季柠檬,这是一种由柚子嫁接而来,可以四
期刊
The elastic loading behaviour of rough surfaces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act phenomena, where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anal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自1998年建立以来,初步解决了医疗服务的筹资问题。但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体系。虽然在改革中采
摘 要:字理识字讲究以构字法为基础,通过形声和象形引导小学生了解汉字的含义和构造,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字理识字;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课堂   汉字的含义广泛且多变,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文字表现,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地渗透字理识字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使他们发现汉字中蕴藏的独特魅力,还能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效率。下面,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观念、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宽松愉悦的英语文化氛围、开发情感资源、合理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学习策略。  关键词:转变观念;激发潜能;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07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应努力适应新课改,转变教学观念、营造
学位
Owing to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fuel economy, reducing emissions, and extending the durability of engine component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tribologic
现代社会虽然越来越发达,但却十分脆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各种公共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公共危机管理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