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在此期间,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关键。长期以来,山西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立足现实,寻找适合山西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研究,采用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山西省阳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马克思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和国内相关专家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国民经济和贫困地区经济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及转移的特点;再次,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提出了阳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和阻碍其转移的原因;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的不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清晰以及新旧体制的不衔接等多方面的问题,使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尖锐,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结合山西省阳泉市的实际,提出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及建议:一、加快人口城镇化建设;二、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就业环境;三、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