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过敏原筛查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过敏原IgE浓度梯度、嗜酸细胞浸润程度与慢性鼻窦炎患者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间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52例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鼻-鼻窦炎伴有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Lpolys, CRSwNp)者88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有息肉(chronic Rhrinosinusitis without Lpolys,CRSsNp)64例。采用SYSMEX 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sIgE、总IgE、血液嗜酸细胞进行检测。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过敏原IgE浓度梯度、变应性因素、嗜酸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发生的关系。结果1、CRSwNP组患者的过敏原总IgE分级主要集中在Ⅱ级,而CRSsNP组患者的敏原IgE分级主要集中在Ⅰ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0.05)两组患者的血清sIgE分级的结果显示,CRSwNP与CRSsNP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8例CRSwNP患者中有55例合并有变应性疾病,而64例CRSsNP患者中有29例合并有变应性疾病,变应性疾病对鼻息肉的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3、CRSwNP患者血液中嗜酸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CRSsNP患者(F=4.337,P=0.039;t=3.315,P=0.001,95%CI3.90-5.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RSwNP与CRSsNP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41%与51.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构成以吸入性为主(90/115,占78.26%)。其中户尘螨最为常见,其次是点青霉和柏/榆/梧桐;5、CRSwNP多为混合型变应原过敏,且随着过敏原浓度梯度的升高,混合型变应原过敏的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X2=8.595,P=0.015),混合性过敏原更易发生鼻息肉。结论1、CRSwNP的患者鼻息肉的形成机制是多因素参与的,不能单纯以血清sIgE、总IgE、血液嗜酸细胞的检测结果作为判断指标。2、CRSwNP与CRSsNP相比,CRSsNP患者血清总IgE浓度主要集中在1级,而CRSwNP患者血清总IgE浓度主要集中在2级(Z=0.906,P=0.365)。在两组患者体内浓度梯度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血清总IgE不能完全作为判断CRSwNP发生的指标。3、合并变应性疾病、嗜酸细胞浸润与慢性鼻窦炎患者息肉发生存在密切关系。4、本研究为过敏原筛查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因本实验试剂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弱等特点,且过敏原的存在与鼻窦炎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不能作为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市场竞争的日益严峻,个性化服务在餐饮服务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可以使餐饮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增强市场竞争力,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个性化服务
开展招聘工作时,员工管理其实已经开始,入职初的种种管理细节,都将决定新人是否能快速融入所在团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人流失率。
<正>一、基本说明1.教材内容所属模块: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年级:初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5.学时数
目的考察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的溶出行为。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汉邦Megres3 C18柱(4.6mm&#215;150 mm5,μm);流动相CH3OH-H2O(90:10);检测波长252 nm;体积流量1 mL/mi
我国广播电视教育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广播电视教育发端于一些无线电培训学校,20世纪三十年代广播开始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
本文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的建设施工,较全面地分析了隧道盾构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难题,包括盾构近距离穿越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盾构浅覆土进
目的: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经济行为,此类经济行为是当前社会最为普遍的生活行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经历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的消费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而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革关系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社会的稳定、公平的实现以及全体国民的最根本
本文从健康传播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健康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以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和媒体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为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发
以众筹方式介入资讯节目生产是传统媒体式微、新闻业转型的背景下的新探索,曾被视为新闻业的一大发展方向。然而,这种尝试在我国出现仅一个月就销声匿迹,首批上线的12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