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初以来,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一直是公司财务领域争论的焦点。公司的扩张造成了一种情况,即财富的所有者(本金)必须任命某些个人(代理人)来管理他们的财富。如果股东雇用的是自私自利的经理人,而他们却无法完美地监控他们(甚至不能雇用合适类型的经理人),那么这些经理人很可能会以牺牲股东价值为代价追求自己的福祉。如果股东做得完美,雇用具有理想属性的经理人,那么道德风险问题仍然可能出现。即使事前经理可能是经理的正确类型,但在被聘用后,经理仍可以选择回避,投资不需要的项目或从公司中提取多余的股权。世界各地最近发生的许多公司丑闻都凸显了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研究了与中国相关的四种类型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代理问题。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是第一个解决公司治理机制组合的方法。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是调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之后开始的新一轮改革之后高管薪酬机制与国家所有权机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是在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1+N”政策体系)发布后进行的。具体而言,该研究考察了董事会结构机制,高管薪酬机制,所有权集中机制和国有股权机制对2010年至2016年在中国股票市场(深圳和上海)上市的1265家公司的绩效的影响。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但主要侧重于那些解决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的方法论。在董事会结构机制和高管薪酬机制研究中,主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动态系统广义矩方法(System GMM),而所有权集中度模型则估计了相关随机效应(CRE)和混合模型(HCRE)。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E)研究了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是,该研究估计OLS和动态OLS是为了将结果与以前的研究进行比较。在本文中,第一章对整个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研究背景。此外,还讨论了要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最后是在本章中还讨论了研究贡献和局限性。在第2章中提供了与当前研究相关的详细文献综述。首先对与该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第3章介绍了变量的选择,假设发展和本研究的概念框架。第4章讨论了当前调查中使用的数据,采样和方法。第5章讨论了板结构CG机制与PLC性能的关系。第6章讨论了关于中国PLC财务绩效的集中所有权CG机制。然后,第7章讨论了高管薪酬CG机制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在第8章中,讨论了政府股权与上市PLC的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第9章结束,第9章提供了广泛的结论,政策含义和建议。此外,还给出了此特定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南。该研究产生了一些有趣的结果。首先,该研究证实了企业绩效与企业之间存在U形非线性关系,并确定了没食欲消失的拐点。其次,该研究发现对董事会结构机制的支持,尽管其影响并不完全令人信服。第三,结果表明,当前和过去的公司绩效都对高管薪酬合同产生积极影响。尽管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于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启动,但其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中《2015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广泛的改革对国家所有权在2015年之后的CEO薪酬合同谈判中的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所有权对公司绩效具有总体负面影响。尽管在改革时期国家所有权一直在下降,但在石油,天然气,石化,航空和煤炭开采等战略领域,国有所有权仍然很高。结果还表明,尽管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绩效仍然很低,但在改革期间它们的绩效有所提高。总体而言,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家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产生的企业价值较低,这表明该州对小股东的潜在剥夺权力。该研究建议进行更多的所有权结构改革,更多的高管薪酬工具,并采用基于原则的董事会结构方法,而不是基于规则或基于法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