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玛纳斯》的研究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在各领域都积累了众多的成果,但是对《玛纳斯》研究的批评与总结还很少,因而,从诗学角度观照《玛纳斯》研究的诸多成果以及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尤为必要。本文共分四章对此展开归纳、分析与批评:第一章,引言。介绍国内外《玛纳斯》的研究概况,从诗学角度对当前《玛纳斯》研究批评方面的文章加以整理。对“《玛纳斯》诗学”的范围与研究对象做了界定。第二章,依诗立义——《玛纳斯》诗学从文本阐释中诞生。《玛纳斯》诗学思想经历了从文本的阐释到引进理论并加以实践的过程。分别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叙事学与接受美学的角度、比较诗学的角度对《玛纳斯》的研究思路和结论予以分析,认为历史与文化维度的研究是《玛纳斯》诗学产生的基础,叙事学与接受美学的文本细读凸显了史诗的文学主体性,把史诗的接受纳入到接受美学的视野给予重视;比较研究引起了对史诗母题的关注,把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的英雄史诗展开比较,发现了其共性和差异性,丰富了比较诗学的内涵。第三章,借石攻玉——《玛纳斯》诗学从书面走向田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口头诗学崛起,我国史诗学者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俗学界早已关注的口头传统理论,《玛纳斯》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围绕“口头程式”的研究,对程式的分类、程式的修辞功能开始研究,在借鉴口头诗学的同时又立足于本民族语言文化传统,使得口头研究逐渐深入史诗文本内部。随后,《玛纳斯》诗学又与“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相结合,“表演中创编”、“口头文本”、“新生性”等术语引进,结合史诗表演的“语境”展开歌手和口头文本研究的深度分析,把我国学者研究的口头创编、主题(典型场景)、平行式结构、表演的时空因素、表演的功能及民俗约束与禁忌作为诗学研究的对象,使得《玛纳斯》诗学的转变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第四章,推陈出新——《玛纳斯》诗学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启示。史诗研究的不断深入要求研究者对史诗的认识要不断更新,更加全面;研究者要把史诗纳入悠久的民间口头叙事传统,一方面充分认识史诗在民间社会的认同表达功能;检验外来理论对于本土史诗传统的适用度,结合语言文化传统提出自己的史诗理论。另一方面,要反思田野、回归文本,促进中国史诗研究方式的不断创新。最终创立中国风格的史诗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