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a3Co2O6和Ca3Co4O9层状氧化物体系的热电性质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其传导特性及其具有良好热电性能的原因。并对掺杂的Ca3Co2O6体系进行计算,预测了不同掺杂元素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和赝势理论的量子化学软件包CASTEP计算了Ca3Co2O6及其掺Na模型Ca1.5Na1.5Co2O6、掺Ni模型Ca3CoNiO6的电子结构。价带顶和导带底的有效质量从计算得到的能带结构中求出。根据所求出的有效质量、载流子浓度估算了上述三个模型的电导率、热导率、Seebeck系数和材料的热电品质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掺杂模型的能带结构显示,由于在半导体母体中进行杂质原子取代而形成了杂质能级。掺Na后材料具有p型半导体的特性,而掺Ni后则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性。两种掺杂模型的电导率都高于未掺杂的Ca3Co2O6,而Seebeck系数和热导率都降低。不同的是,在Ca1.5Na1.5Co2O6中,由于电导率的上升幅度远大于Seebeck系数的下降幅度,使得材料的热电品质因子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得到改善。在Ca3CoNiO6中则由于Seebeck系数的下降幅度较大,使材料的热电性能下降。计算所得到的Ca3Co2O6、Ca1.5Na1.5Co2O6和Ca3CoNiO6热电品质因子分别为:10-5K-1、10-4K-1和10-6K-1。 简化的Ca3Co4O9模型的键级、净电荷和分子轨道组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CoO2层中的Co(1)-O成键作用比Ca2CoO3层中的Co(2)-O成键作用强,而且,它们都比Ca3Co2O6中相应化学键的作用强。不同的化学成键作用可能导致Ca3Co4O9和Ca3Co2O6中不同的热电性能。 通过比较Ge、GaP、GaAs和InP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别,对该方法的计算误差进行了估算,分析了由于忽略杂原子取代所导致的晶格畸变产生的误差,并提出了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