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但是每年因病害、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稻瘟病、纹枯病及白叶枯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主要病害,被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特别是纹枯病,在高温、高湿天气时,该病往往会大面积扩散蔓延,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平均每年因该病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公斤稻米。但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对该菌的致病机理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寥寥无几,尚未掌握其相应的抗病基因,并且目前对该菌的中抗以上品种的发掘更是少之又少。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称花脚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而来。立枯丝核菌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一个种,其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为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Thanatephorus cucumeris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分布广、寄主范围大,不产生无性孢子,常以菌核形态习居土壤,是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黄瓜等植物纹枯病的致病菌。水稻纹枯病的的主要致病菌为菌丝融合群AG1 IA,占95%以上,其次是AG1 IC和AG Bb(双核线核菌)。为了进一步了解水稻纹枯菌AG1 IA的侵染机制,为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本研究运用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AG1 IA进行一系列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水稻纹枯菌AG1 IA侵染细胞学研究将水稻纹枯菌AG1 IA接种在水稻9311离体叶片上,观察菌丝在水稻叶片上的生长、分布及侵染过程,实验发现AG1 IA穿透叶片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侵染垫和附着胞。另外有部分菌丝不需这两种形式直接从表皮细胞的气孔及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因此,对AG1 IA的侵染水稻表皮细胞各阶段的关键侵染方式做出初步定位。2.水稻纹枯菌AG1 IA染色体数目确定对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压片方法进行一系列改良,根据观察得到的概率值初步确定水稻纹枯菌AG1 IA含有13条染色体。3.优化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创造最佳再生条件优化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在最佳裂解液组合(纤维素酶、溶菌酶和崩溃酶,10mg/mL)和0.8M甘露醇作用下,30℃,100r/min处理生长16h的菌丝体3h,高效获得原生质体。之后用不同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再生,确定了原生质体在IM培养基上为最佳再生环境条件。4.首次运用GFP标记水稻纹枯菌AG1 IA,构建其遗传转化系统,获取阳性菌丝。本研究建立了水稻纹枯菌PEG介导转化系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PCR验证,证实已将绿色荧光蛋白成功转化到水稻纹枯菌AG1 IA,为运用发绿色荧光的水稻纹枯菌研究病菌AG1 IA的侵染过程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