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近年来,各地学校肺结核爆发事件频频发生,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学生中存在着较多利用结核病传播的因素,如室内活动时间长、人口密集,学业压力大、休息少、生长迅速导致的营养不足、抵抗力差,卡介苗接种保护效力下降等。然而,不少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发现,学生结核病防治的知识仍处于较低水平,缺乏防病意识,学校也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在校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调查及卫生老师访谈,了解闸北区学生结核病相关的知识信念技能现况及学校目前健康教育现状,探索有效的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法:本研究包括基线调查、干预实施和干预效果评价三个部分。基线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闸北区六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对学生进行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待结核病的态度、结核病相关信息获取途径、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的意愿等。对卫生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开展频次、形式、内容及覆盖情况)及对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需求。干预实施:在调查学校中选取其中三所学校,分别对纳入干预的其中两所学校采用宣传手册和宣传短片的形式进行干预,另一所学校作为对照,干预时间为六个月.干预效果评价:在干预结束后对三组学生进行结核病知信行问卷调查,评价不同干预形式的效果。结果:本次共有570名学生参与基线调查,其中本市户籍为359人(63.0%),暂住人口为211(37.0%):男女生各285人(50.0%);走读452人(79.3%),寄宿118人(20.7%)。本次基线调查学生的总体知晓率仅有36.9%,仍处于较低水平。户籍、是否曾经主动了解过有关肺结核病的知识、是否拿到过结核病的宣传资料、等都是影响学生知晓率的因素。中学生目前获得的健康教育信息不足,信息的主要来源为电视、报纸书刊及网络等大众媒体,多为短期、一次性、部分的信息传播。目前学校的健康教育手段单一,深入度不够,内容缺乏系统性,仅19.3%的学生的信息来源为学校,12.1%的学生曾听老师说有有关结核病防治的知识。中学生最喜欢的健康教育形式为播放宣传片(38.1%),最喜欢的宣传品为图画为主的材料(32.3%),最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者为医生(35.1%)、老师(25.1%)和家长(20.5%)。卫生老师访谈显示,目前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健康形式单一、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及素材、健康教育开展时间少、活动短暂而间断等问题。经过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对照组在干预后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而干预组均有显著提高,宣传手册组在干预后,总体知晓率由调查前的37.9%上升为82.0%。而宣传短片组总体知晓率由调查前的46.3%上升为64.1%,。且在其他知识方面,两干预组在症状知晓率、传播方式、相关政策及归口治疗等信息方面的知晓情况也有显著提高。宣传手册组学生了解肺结核相关知识及参加相关宣传活动的意愿均有提高。结核病相关卫生习惯方面,宣传手册组在“不会对别人大声说话或打喷嚏”、“经常打开窗户”、“自己生结核后提醒别人检查”等行为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而宣传短片组则在“随地吐痰的行为”、“不会对别人大声说话或打喷嚏”方面有显著提高。在主动的健康知识传播行为方面,如干预后主动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向他人传播结核病相关知识方面宣传手册组的效果都明显优于宣传短片组。喜欢程度及记住内容比例方面,手册组高于短片组,在信息使用是否有用方面,两组学生都认为非常有用。结论:目前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学生是较好的健康教育接收者,采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将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结核病的效果。结合不同健康教育资料的特性,在校内建立三阶段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信息量由少至多、由浅至深、所需时间由短到长等,递进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此外,将卫生系统及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开发适合不同阶段使用的健康教育材料库如手册、宣传片、教师指导手册等、结合健康教育素材库系统开展学校卫生老师培训、建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量表及评价机制,并使上述措施常规化、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