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对腰痛患者十二经脉井穴皮温探测,筛出温度失衡阳性经脉的基础上,再选用失衡经脉之输穴配合常规取穴进行针刺治疗,以探究此疗法治疗腰痛的效果是否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本研究共完成治疗60例,完成治疗前后温度测量50例。患者于针刺治疗前及针刺治疗后分别测量十二经井穴温度,并计算双侧同名井穴温差。对照组为常规针刺选穴治疗:阿是穴、双侧大肠俞、委中,伴下肢疼痛者按经络辨证选择配穴。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结合失衡经脉的输穴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4周12次。两组针刺手法、针具、疗程均一致。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十二井穴温度差、VAS评分、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十二井穴位温度差值、VAS评分及JOA评分。研究结果:1.两组共60例腰痛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的1-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VAS、JOA评分每周均较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1、2周后,两组组间的JOA评分、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第3周后,两组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第4周后,治疗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的4周中,治疗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第1、3、4周,两组愈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愈显率为60%,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愈显率为40%,有效率为76.7%。3.对50例完成治疗前后井穴温度测量患者的井穴温差进行统计发现,经过治疗后,治疗组除少商穴、对照组除大敦穴、少泽穴外,其余井穴温差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对治疗后井穴温差的变化分为有下降与无下降两类进行统计,治疗后井穴温差下降率:治疗组占83.78%,高于对照组的79.38%;治疗后井穴温差无下降率:治疗组占16.22%,低于对照组的20.62%。5.对部分疗后患者随访,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研究结论:1.经4周治疗后,两组组内腰痛患者所测量的十二井穴温差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两组组内井穴温差差异有意义,随着患者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井穴温差亦随之改善。2.经4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故治疗组选择双侧温度失衡经脉的输穴配合常规取穴进行针刺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井穴温差可以反映病情变化,测量井穴温差可以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