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监测是滑坡防治应用方面的采用的最主要手段。而目前传统的监测都是针对已知的和单体的滑坡,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际工作中滑坡的发生发展及成灾常常超出既有滑坡的调查评价范围及人们的预想危险区域。西南高山峡谷水库区区域滑坡的早期动态识别是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D-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预见性的滑坡早期发现和监测方面能够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然而,国内外D-InSAR技术目前在高山峡谷区滑坡监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地形地貌的影响,卫星数据自身精度及数据处理精度的限制,以及非岩土体移动引起的地表形变,这些干扰因素影响了滑坡位移监测的识别。本论文以金沙江乌东德库区枢纽区域为对象,采用编程的SAR数据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基于D-InSAR分析方法及雷达数据的特征分析,建立了高山峡谷区D-InSAR成果的可信区域分析方法、滑坡可识别位移量及误差估算方法;基于D-InSAR干涉差分成果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区分滑坡岩土体位移的滤波分析方法。通过发现变动、位移识别等关键问题研究,从滑坡岩土体移动本质特征与SAR遥感差分图斑时空变化表象特征的关系出发,建立了高山峡谷水库区区域滑坡位移早期动态识别的技术方法。通过已知的金坪子滑坡、托支座滑坡及另外几处新发现滑坡的活动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探讨及研究内容如下:1、在深入分析了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和D-InSAR(差分干涉测量)监测形变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基线子集技术在D-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应用。2、通过对比平原地区,总结了高山峡谷区域地形因子及SAR数据的特征。进而研究了高山峡谷区域在特定拍摄角度下地形因子对SAR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影像间相干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局部入射角对后向散射强度和相干系数的产生不同影响,用SAR传感器的方向角、入射角、地形坡度和坡向计算出局部入射角,基于数据统计发现局部入射角和后向散射系数和相干系数的相关关系、粗糙度与相干系数的相关关系等,从而提出了基于局部入射角的SAR数据可信区域滤波方法。利用后向散射系数稳定区域(河流)和永久散射体(人工角反射器)的位移量确定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岩土体位移误差。利用该误差范围设定非岩土体位移阈值为4cm-6cm。应用该误差准则进行滤波,可以用以识别SAR观测期产生较大(4cm以上)滑坡位移。3、引入边坡单元作为新的判别模式,对所属不同边坡的SAR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和滤波,为前期D-InSAR数据处理流程进行重要补充。根据滑坡在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区域整体性和长时间蠕变的特点,提出了在滑坡监测数据识别过程中,监测结果判读的空间连续性判别准则和时间连续性的判别准则,并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一套D-InSAR应用于高山峡谷区滑坡位移识别的技术流程,通过已知的活动的金坪子滑坡及基于SAR监测所发现的托支座活动滑坡的比较分析及现场调查表明,该方法及数据分析流程可用于区域滑坡较大移动的识别及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