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郊地区的乡村以“被征地”的方式快速并入城市,这不仅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带来了新的城市人群——“非自愿移民”的失地农民及其子女。该群体进入城市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城镇居民,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城市化社会,他们必须实现从乡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角色的转变不仅是失地农民子女预期社会化的新任务,也是其城市适应的必经之路。诚然,城市适应是一种状态也是个过程,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异文化的习得与认知,最终形成与异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子女必须要习得相应的城市文化,并不断的以一个“合格市民”的行为方式来调试自身的行为,最终融入城市。而在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和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实现人从初级社会化进入次级社会化的高效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个性化和个人社会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失地农民子女能够在其城市适应的道路上尽快的转变身份,缩短城市适应的路程,并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基于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支持的角度去探讨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问题,以期能够帮助失地农民子女尽快的转变身份,并期望能够给相关教育部门提供些许教育政策上的建议。本文选取在近几年城市化过程中因扩建新区而刚刚大范围征地的W市GX区为例,在以失地农民子女为主要生源的G校展开调查与访谈,选择322名学生作为样本,对其日常生活方式、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调查。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城市化进程对失地农民子女预期社会化以及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上,结合相关的理论,构建了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并以此编制了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测试量表。第二部分在明确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困境是一项真命题的基础上,结合问卷及访谈对失地农民子女的城市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乡村生活步入城市生活的场域之中,在生活方式上,失地农民子女尚未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缺乏公共空间意识,不能很好地维持公共空间的卫生状况,且对未来生活缺乏规划性,对前途感到迷茫;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方面,失地农民子女倾向于与自己同质的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如与自己有着相同生活体验的同学,且不善于与家长、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与陌生人接触过程中则显得不够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较多地关注于自己的事情,较少进行课外活动。最后,失地农民子女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较低,自我身份认同模糊。第三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研究,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研究确定了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三个主要维度:社会、家庭、学校。这三个纬度对失地农民子女的城市文化适应的影响只要表现在:社会城乡文化差异;家庭教育弱化;学校未承担起促进学生城市适应的主要责任。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乡文化差异、家庭教育弱化的客观性以及学校教育在承担促进学生预期社会化过程中的先天优势,故着重从从心理关注、文化补偿、反哺教育者这三个层面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支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