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城市的蒙古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草原,流动到城市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与其他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他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从牧区到城市,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蒙古族人口流动到城市后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状况做出详细的描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选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调查地点,以该地区的蒙古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并探讨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说来,本文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这三个维度来描述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首先,就经济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职业、收入及消费、居住模式的调查,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经济层面上的适应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多数维持在基本生存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政策、个体、民族性等方面。其次,就社会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语言及着装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人际交往、婚恋观念这四个方面的描述,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受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在语言、着装和婚恋观念方面逐渐缩小与城市居民的距离,较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但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原因、经济层面的低层次适应以及民族性。再次,就心理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归属感、民族性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认为尽管蒙古族流动人口有留城意向,但是他们对城市并没有归属感。且由于其经济能力及社会资源的缺乏,使得该群体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长期的城乡二元对立造成的制度壁垒使得他们充满被剥夺感。最后,笔者对经济上较成功的蒙古族流动人口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即使蒙古族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的适应达到较高层次,但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上仍处于不适应状态,无法完全融入城市。此外,笔者还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两种现象。该群体需要根据不同情境选择隐藏或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来更好地适应城市。蒙古族流动人口开办的企业中存在着族群雇佣网络。尽管其雇佣网络表面上被亲缘和地缘网络所掩盖,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显现出该群体依靠族群认同建立雇佣网络。   通过上述描述及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笔者总结了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特点:蒙古族流动人口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心理层面上,对城市的适应都属于低层次适应;蒙古族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存在的分化现象不容忽视;年龄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民族性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重要影响。总之,蒙古族流动人口依然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
其他文献
“拖下水”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本文建构了由拖水者、中间人、被拖者三方构成的交换“拖下水”结构,以问卷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研究了该结构条件下,拖水者和中间人如何
对联苯双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针对最后一步Ullmann反应催化剂铜粉的活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希望能提高铜粉的活性,缩短Ullmann反应时间,进一步减低成本。以没食子酸为原料
城市对乡村的瓦解过程从近代就已经开始。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农村问题更加凸显。近三十年来,中国经历着快速的城乡结构巨变,社会流动规模空前,现代化和城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区得以存续、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形式与效果自古与公共权力格局的更迭与演变紧密相
学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的各项建设进入到全面和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一些体育类型的游戏往往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围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并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经济成分的私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表现形态,小至影响工人自身,大至影响社会关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民国时期,面临“千百年来未有之变局”,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精英阶层的主导意识,在进行中外社会发展的比较中,现代社会成为摆脱传统、走向未来的方向与目标。陈达作为中国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