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殖酵母Num1蛋白在纺锤体定位中的调节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殖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不对称分裂的方式繁殖,纺锤体定位是保证命运决定因子通过细胞分裂精确分配到子细胞中的关键一环。已知Kar9与Dynein两条通路共同控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定位。Num1是一个在Dynein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蛋白,它为从胞质微管正端卸载到细胞膜上的动力蛋白Dynein提供细胞膜上的锚着点,便于其通过微管产生拉力定位纺锤体。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Num1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但其调节机制还不甚明了。本研究分别从Num1的互作蛋白Sik1在纺锤体定位中的功能及解析Num1蛋白的磷酸化出发,探索Num1蛋白在纺锤体定位中的调节机制。Num1是一个分子质量为313 kD的多结构域大分子蛋白,为了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Num1蛋白的磷酸化,我们在电泳中使用了Phos-tag且在凝胶中加入0.5%的琼脂糖,成功使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Num1在电泳中分开。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全长Num1蛋白是一个磷酸化的蛋白,缺失其N末端、C末端、CC结构域及CC结构域和PH结构域之间的一大段序列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磷酸化。2)用α-factor,羟基脲,Nocodazole及酵母的温度敏感型突变体cdc5-2,cdc15-2和cdc14-1将细胞分别停滞在G1期、S期、G2-M期、晚后期和末期(cdc15-2和cdc14-1二者停滞的时间相近),检测Num1的磷酸化,结果表明Num1的磷酸化在细胞周期中呈现动态变化:在G1-S期表现为高度磷酸化,G2-M期至晚后期为非磷酸化,晚后期到末期重新出现磷酸化。3)为了探索蛋白激酶Cdc5在Num1磷酸化中是否扮演角色,用cdc5-2温度敏感型突变体检测了灭活Cdc5对Num1磷酸化的影响。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同步化于G1期的cdc5-2细胞在释放于37℃后的50~150 min时段内Num1-GFP的磷酸化水平低于野生型,说明Cdc5可能是负责在这个阶段磷酸化Num1的激酶。Sik1(Suppressors of IκB)是本实验室前期通过Pull-down实验结合质谱分析筛选出的Num1的互作蛋白。虽然是一个保守的核仁蛋白,但有报道显示过表达SIK1可导致纺锤体定位缺陷。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Sik1在纺锤体定位中的作用:首先,构建了单独过表达SIK1或同时过表达SIK1和NUM1的菌株GAL1p-3HA-SIK1及GAL1p-3HA-SIK1 GAL1p-NUM1-YFP,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了Num1和Sik1在细胞内存在互作关系。其次,检测了过表达SIK1对纺锤体定位和核迁移的影响。过表达SIK1导致M期前纺锤体沿母-芽细胞极轴的平行排列出现一定角度的偏离。经测量,GAL1p-3HA-SIK1细胞中纺锤体与母-芽轴之间的夹角β平均值为48.0°(48.0±29.7°),而野生型菌株的β平均值为32.4°(32.4±24.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但是,通过观察DAPI染色后的细胞核,未能在GAL1p-3HA-SIK1菌株中发现双核细胞,说明过表达SIK1导致纺锤体定位出现一定程度的缺陷,但不足以导致双核细胞的形成。然后,检测了过表达SIK1对Kar9和Dynein通路突变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别比较num1Δ、GAL1p-3HA-SIK1、num1ΔGAL1p-3HA-SIK1、kar9Δ、kar9ΔGAL1p-3HA-SIK1及野生型细胞在30℃、16℃和37℃下的生长,发现16℃低温胁迫条件下各菌株表现出生长差异。过表达SIK1削弱了kar9Δ细胞的活力,却能部分恢复num1Δ细胞的活力,表明Sik1可能参与Dynein/Num1通路的调控。最后,检测了过表达SIK1对Dynein从胞质微管正端卸载到细胞膜的影响。通过对比WT、GAL1p-3HA-SIK1、num1Δ细胞中胞质微管正端的Dyn1/DHC-3GFP荧光信号的聚焦强度,发现过表达SIK1导致Dynein在胞质微管正端聚集,和敲除NUM1类似。GAL1p-3HA-SIK1细胞中胞质微管正端Dyn1/DHC-3GFP的平均荧光强度为1.9×10~4(A.U.),低于num1Δ细胞中的2.6×10~4(A.U.),但与野生型细胞中的1.1×10~4(A.U.)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说明过表达SIK1干扰Dynein从胞质微管正端到细胞膜的卸载。综上,本研究确认了全长Num1蛋白在细胞周期中的磷酸化,初步证明Cdc5可能是参与磷酸化的一个蛋白激酶。同时,一系列实验证据表明Sik1参与Dynein通路调控纺锤体定位,包括:Sik1蛋白与Num1存在体外和体内相互作用,过表达SIK1导致纺锤体定位缺陷,且影响Dynein从胞质微管正端的卸载。此外,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实验证实SIK1与NUM1之间存在遗传互作。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Dynein通路控制纺锤体定位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CT是肝脏病变的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在实施肝脏手术之前,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肝脏图像的分割是肝脏手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为后续肝脏的治疗提供定量的分析。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大多是手动分割和半自动分割,但是分割效率和精度却没有
作为经典的植物激素之一,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K)在植物生长发育,生长-防御平衡,营养信号远程传递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植物体内CK实时原位分析方法,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和信号传递网络机制等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传统的CK体内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我们采用对CK具有高亲和力(Kd≈2~4 n M)的CK受体拟南芥组氨酸激酶4(Arabidopsis histidine
当前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职称评定方面普遍存在各种类型的考试,考试实际上是一种进行测试和选拔的过程,以此可以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并为相关领域的人才选聘以及评定提供准确的依据。随着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在线考试系统的应用成为重要的趋势,在很多考试中已经采用了自动化的考试系统,可以基于计算机高效完成考试以及评分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够得到
同型半胱氨酸(Hcy SH),化学名为2-氨基-4-巯基丁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巯基,是人体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的Hcy SH主要来源于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的新陈代谢。健康人体内,Hcy SH的浓度较低,原因在于含有甲硫氨酸的食品原料通过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半胱氨酸,Hcy SH的甲基化反应可以得到甲硫氨酸。但当Hcy SH的代谢过程受到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影响时,上述反应在Hcy SH停止,它既不能向半胱
高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是Ⅱ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基础,目前人们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在前期实验中从猪小肠中提取了一个命名为COX52-69的多肽,实验发现该多肽可以抑制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该多肽有望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基于前期的研究,本文对多肽COX52-69抑制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的机制进行探究。本课题采用“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
抑制控制指的是抑制不必要的思想、行为和情绪,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抑制控制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那些抑制控制功能损伤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而言,抑制控制能力的受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人格发展。因此,研究抑制控制的神经机制以及理解大脑如何导致抑制控制失败的原因,这对于临床干预以及促进训练、修复是非常重要的。描述抑制控制的范式有很多,研究表明不同的范式往往代表了不同的抑制
胎盘特异性蛋白 8(Placenta specific protein 8,PLAC8)是一种高度保守,富含半胱氨酸,有着独特结构并在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蛋白。PLAC8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及侵袭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PLAC8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肿瘤发生,但是PLAC8在肺癌中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前期统计数据显示,在肺癌组织中PLAC8的mRNA表达水平比正常肺组织中低;肺疾病
野木瓜是一种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传统药物,由野木瓜制成的野木瓜注射液和野木瓜片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研究发现野木瓜的主要成分野木瓜五环三萜皂苷(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saponin,PTS)提取物可以抑制辣椒素诱导的TRPV1受体电流,说明野木瓜PTS提取物对TRPV1通道的调控可能是野木瓜产生镇痛作用的原因。同TRPV1通道相似的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具有对人体无损伤,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主要检查技术。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成像速度慢,并行MRI和压缩感知MRI是两种加速MRI成像速度的经典方法。并行成像MRI技术是利用多个线圈同时采集数据来缩短扫描时间,但由于噪声的影响,当加速因子较大时,其重建图像质量显著下降。压缩感知MRI技术突破了采样定理,进一步缩短采集时间,但图像重建是迭代进行的,整体成像
X射线(X-ray)是一种波长极短、穿透力强的电磁波,在医学诊断、放射治疗、空间探测、安防、环境监测、工业检测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对X射线探测器的灵敏度、响应和恢复速度、剂量检测限、能量和空间分辨率以及稳定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初,新型X射线探测技术开始受到研究人员重视;尤其在近五年,相关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不断见诸报道,性能指标不断刷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