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联合式复合词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是唐代诗歌的典型代表。杜甫诗歌现存一千四百三十九首,其诗歌在内容上的最大特色就是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杜甫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特色是:千锤百炼,沉郁顿挫;朴素自然,鲜明生动。他的诗歌既富有唐代口语色彩,同时又极具书面语色彩。无论抒情、叙事、写人、写景,都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语言造诣。杜甫诗歌语言是唐诗语言的代表,对于汉语词汇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杜甫诗歌中联合式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属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范畴。 本文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对杜甫诗歌中有代表性的联合式复合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杜甫诗歌联合式复合词所构成的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两个语素的意义与该联合式复合词词义的关系;同时,还从语素的语法性质、语序两方面对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进行分析,以分类描写的方法揭示杜甫诗歌中联合式复合词的构词规律。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引言,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进行介绍。就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杜甫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还相当薄弱,目前只见到少量的专文探讨,专题专书研究还没有看到。而对杜甫诗歌中的复合词做全面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至今还未见到。 在本部分,文中提到了如何界定并筛选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重点介绍了如何区分词和短语。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将杜甫诗歌中有代表性的联合式复合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考证和分析。着重考析了163个联合式复合词。考析时,首先列出该词,并在每个词后面的括号内用“…次”表示该词在杜甫诗歌中出现的次数。在每个联合式复合词下面列出该词的义项及对应的杜诗诗句,部分联合式复合词下列出唐代以前的例句及部分唐代诗人用例,较为特殊的列出唐代以后的用例,以体现该词在唐代的使用情况及后世的承继发展。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对杜甫诗歌中有代表性的联合式复合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两个语素的意义与该联合式复合词词义的关系。 首先按两个语素参与构词的语义关系,将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分为同义、相关、反义和偏义这四类。 所谓同义联合式复合词就是指是构成联合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意义是相同相近的。相关联合式复合词指的是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具有不同的义位,但却有部分义素重合。反义联合式复合词是指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或是互补,或是极性对立,或是反向。偏义联合式复合词则是指由表义语素和别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 进而按两个语素的语素义与该联合式复合词词义的关系,将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分为AB=或A或B、AB=A+B或既A又B、AB>A+B、AB=C四类。 所谓AB=或A或B指的是该联合式复合词构成成分的意义往往相同相近,复合词的整体意义大体相当于其中任何一个构成成分的意义。AB=A+B或既A又B指的是构成这一类联合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往往是相类的,复合词的整体意义大致相当于其构成成分意义之和。AB>A+B指的是两个语素组合之后构成AB,AB的词义是与A、B相应的概括义或泛指义、AB=C指的是AB组合后产生了一个和A、B都有关的意义,但这一意思不是构成成分的加和,而是一项全新的意义。 第三部分从语素的语法性质来分析,将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分为名素+名素、动素+动素、形素+形素、量素+量素、数素+数素、代素+代素六类。 第四部分从语序来看,将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分为AB、BA兼有的、和现代汉语相比只有BA、没有AB的。 第五部分例举了一些杜诗中词义和现代汉语常用义不同的联合式复合词。 第六部分为结论,本文通过对杜甫诗歌联合式复合词的研究,发现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中同义联合式复合词最多,相关联合式复合词也占用不少比例,相反联合式复合词在杜甫诗歌中虽然不是很多,但比起上古时期文献中出现的来说,却增加了不少;偏义联合式复合词在杜诗中是最少的,但却能很好地反映出两个语素参与构词时表义不平衡的情况。从两个语素的语素义和该联合式复合词的词义之间的关系来看A=B,AB=或A或B的情况很多,另外AB=A+B或既A又B的、AB>A+B在杜诗中也有不少,AB=C这种情况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从语素的语法性质来看,名素+名素的情况和动素+动素的情况是最多的。从语序来看,杜诗中存在AB和BA兼有的情况,而且往往BA的使用频率要高于AB。杜甫诗歌中的联合式复合词所构成的井然有序的词汇网络为我们研究唐诗语言提供了丰富而极具价值的素材。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17~19日,郑守仁总工作为专家组长参加了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开展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第二次技术调研。专家组考察了施工现场、听取了各参
“文革”后二十年的知青小说,清晰地勾勒出一代人伴随时代走过的心路历程,是一代人从特殊的时代和人生经历走出后的精神自省之路,也是特定时期民族的“心灵之史”、“思想之史”
本论文以1967年至1983年新加坡华文日报《南洋商报》的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和《窗》的缩微胶卷原始材料,对出版期12年的副刊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复以1969年至19
因为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他曾亲赴阳关以感受诗中的意境;上世纪90年代,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热爱与坚守, 亦曾把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都用于收藏了砚台。就是这样的一位性情中人,凭借其对砚台的痴迷酷爱与精深研究,而成为了中国砚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著名的砚雕大师吳笠谷。  千山万水方寸间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直门南大街官园桥一隅的“斫云楼”——吴笠谷先生的工作室。与屋外的喧
第六章肉制品加工与代理屠宰情况rn一.肉制品加工rn本次调查显示,肉制品加工已成为屠宰加工企业的重要的经营业务之一,其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