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拉非尼(Sorafenib,SRF)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双重抗肿瘤活性,但其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却并不理想,无进展生存期仅有167天,肿瘤靶向性差是其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米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通过制备成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肿瘤靶向性。本研究设计了人血白蛋白-索拉非尼纳米粒(Human serum albumin-sorafenib nanoparticles,HSA-SRF-NPs)和叶酸-人血白蛋白-索拉非尼纳米粒(Folic acid-human serum albumin-sorafenib nanoparticles,FA-HSA-SRF-NPs),并对二者的性质进行表征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纳米粒的水合粒径分别为75.8±2.6 nm和85.4±3.3 nm,均小于100 nm,有利于逃避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system,RES)的吞噬,从而达到肿瘤部位,主动转运进入肿瘤细胞。对FA-HSA-SRF-NPs上嫁接的叶酸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叶酸共价结合在纳米粒的表面,嫁接率高,6个月后仍有81.4%左右的叶酸存在于白蛋白纳米粒上,脱落量较少。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索拉非尼的含量,发现两种纳米粒的包封率分别为92.52±2.40%和91.09±6.14%,均符合药典对纳米制剂处方工艺的要求。体外释放的结果表明,两种纳米粒均有缓释特征。采用BEL-7402细胞和HepG2细胞评价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细胞摄取实验表明,白蛋白包被能显著提高索拉非尼进入BEL-7402细胞的量,而嫁接叶酸后可致使更多纳米粒进入细胞。虽然HepG2细胞中HSA-SRF-NPs的摄取未显著增加,但嫁接叶酸后摄取量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细胞毒性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结果表明,FA-HSA-SRF-NPs可显著提高索拉非尼对肝肿瘤细胞的毒性,同时降低索拉非尼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凋亡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明,FA-HSA-SRF-NPs可进一步增强索拉非尼对肝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最后,我们考察了两种纳米粒的药效学、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并深入研究两种纳米粒在体内提高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FA-HSA-SRF-NPs对裸鼠肝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HSA-SRF-NPs和索拉非尼,同时未增加索拉非尼的毒性,安全性好;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增加了索拉非尼在肿瘤部位的暴露;三组药物在心、肝、脾、肺、肾中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FA-HSA-SRF-NPs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显著增加,对肝移植瘤具有主动靶向作用;FA-HSA-SRF-NPs对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并且更大程度上激活凋亡通路和抑制RAF/MEK/ERK通路。综上所述,制备的FA-HSA-SRF-NPs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具有缓释作用,对表达叶酸受体的两种肝肿瘤细胞均有显著的主动靶向作用,体内、外抗肝肿瘤的活性均显著优于索拉非尼,具有潜在的临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