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的现代性因素开始输入中国。然而,以工业化为发端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破了传统社会城乡一体发展的基本模式,伴随着显著的城市化进程的,却是广大乡村社区的严重滞后和城乡发展的“分离化”。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日渐沦为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城市社区暂时获得了畸形的发展,而乡村却凋敝不堪,陷入不可自拔的危机之中。我们把乡村的这种状况称为“乡村危机”,即中国受外国侵略,被迫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表现出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华北四省是中国一个重要地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其乡村所表现出的状况在北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以华北乡村为研究对象来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一般状况。首先,对该时期华北四省乡村的土地分配情况作了简短的描述,发现华北多数农民都有自己的小块土地,因此自耕农居多,但由于土地分配的不均自耕农中又以中下层贫农为主;其次,对危机的表现及影响进行了论述,其中既有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又有华北乡村自身的特点,但总的而言,乡村凋敝、农民贫困是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农民负担沉重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产生危机的深层原因,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是造成危机的外部原因,军阀混战和频繁的灾荒对乡村的无序干扰加剧了危机的程度。 总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危机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初期爆发的,它既包含着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固有的弊症,也凸现着近代社会转轨、重构中的困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