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动结构(middle construction)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在近几十年内成为语言学界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关于中动结构的界定、生成问题,各语言学者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本文通过对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力求在生成语言学框架内给出一个比较统一的答案。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中动结构的本质特征是形式上表现为主动而意义上为被动。它还具有以下特征,从语义上讲,句子具有非事件性,泛指性,施动性以及情态意义。从句法上讲,中动结构一般需要形容词或副词的参与,对动词也有一定的限制。正是这些独特的特征区分了中动结构和其他结构。关于中动结构的界定标准,国外语言学界存在着不少分歧,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隐含施事论元标准和情态语义标准。以Iwata和Keyser & Roep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应该将隐含施事论元作为中动结构的界定标准。Massam则把情态特征作为界定中动结构的标准。本文认为应该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对中动结构进行界定。从句法上看,中动结构的语法主语为受事,因此主语为感事的结构不能归入中动结构。Roberts指出中动结构的逻辑主语必须是施事性的论旨角色。心理和感官动词也不能构成中动结构。从语义上看,中动结构具有一个隐含的施事,且总个句子表达的是状态而非事件意义。对于中动结构形成所受的制约条件,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影响效应(affectedness effect)和动词体态(aspectual classes of verbs)特征限制的基础上,认为自主动词中的及物动词才有可能进入中动结构,非自主动词中的及物动词不能进入中动结构,并且主语自身的责任性(responsibility of subjects)也对中动结构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制约性。关于中动结构对形容词或副词的选择,本文认为除了受与之搭配的中动词的句法语义选择外,还与主语本身的属性特征有关,所以不能笼统的,人为的硬性规定哪些形容词或副词可以用于中动结构,哪些不能。对中动结构形成机制的探讨出现了词汇说(semantic approach)和句法说(syntactic approach)两种主要的思路。词汇生成观认为中动句的生成是先于句法而在词库里生成的,主要是由于外论元没有在句法上投射,动词变为一价动词(one-place verb),内论元便外移(externalization)作了句子的主语。而句法生成观则认为中动结构是在句法阶段形成的,也就是说动作的施事在句法层次上存在,只是由于中动词与被动词一样不具有给其内论元赋格的能力,这个内论元为了得到格而移到主语位置。本文主张中动结构是句法生成,因为词汇生成派认为外论元被删除而不在句法层次上出现的观点在实际语言中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比如说它无法解释在许多情况下,施动者在其外论元位置可以得到恢复。另外,在被动句中,可以通过介词by或被引导出显性施动者,但在中动结构中,不能添加一个这样的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动结构中已经存在一个施事,只不过它是隐性的。本文借鉴Levin & Rappaport以及顾阳的观点,认为在词库和句法之间除了论元结构(或词汇句法表达式)以外还有一个叫词汇语义表达式(lexical-semantic representation)的界面,其作用是连接词汇的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当动词处在词汇语义表达式这一界面上时,仅带有论旨角色,只有当动词从词汇语义表达式进入词汇句法表达式之后,其论旨角色才能成为论元。在词汇语义表达层面受到抑制的论旨角色是无法在论元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更无法在句法表达式中得到体现。关于中动结构的生成,我们认为,在词汇语义表达式这一界面时,动词仍然具有其域外论旨角色和域内论旨角色,是一个完全的及物动词。但是当它进入词汇句法表达式时,其域外论旨角色受到抑制,因而在句法表达式中也就没有看到域外论元,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到它的语义存在。最后根据Chomsky扩充的投射原则的要求,域内论元名词短语必须提升到句子主语的位置去充当主语。至于域外论旨角色为什么会受到抑制,本文认为这是受与动词搭配的主语特征的需求,使得及物动词向状态动词转化从而无法给域外论元赋格。本文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对解释中动词为什么丧失赋格能力的问题,主要还是从语义方面给予了阐述,其句法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