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并重,其他规划互为补充的格局。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交叉重叠,规划编制主体多元、自成体系,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尽管政府和学术界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是规划体系的完善涉及到法律法规地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等,存在困难较多。适时启动开展多规融合工作,建立运转协调、管控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践分析法,旨在通过对“多规融合”实现路径探析研究,剖析现行多规划并存的问题和原因,并选择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典型进行比较研究,试着提出实现“多规融合”的初步实现路径和重要环节,为构建合理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推动规划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和技术理论支持。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高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分割,对统筹安排国土开发利用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规划管控引领,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集约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相互融合的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基础、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实施管理等多方面实现融合,不仅能节省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更能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促进规划高效实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