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澜壮阔的中国城镇化浪潮与城市进化模式的深刻转型相互交织,造就了城市空间中数量众多的底边阶层,这一阶层似乎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处可在,在城市主流秩序的排挤与灰色边缘地带中发展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政治内涵。区别于既往的“宏大叙事”的研究视角,本文选择其中的小众群体“街头艺人”作为微观视角切入,自下而上地探寻发生在城市街头空间中的权力博弈与政治现象。文章在对街头艺人和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城市空间、行为与政治进行系统性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基于空间行为—政治辩证统一的朴素解释框架。在此框架下,通过对南京街头艺人的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与介入式访谈等方法,从空间行为和作为政治表征的社会关系网络两个层面对艺人群体的城市空间分布与行为活动、日常行为与自我认同、社会关系网络等进行了详细调研与深层描述,展示了当下城市阶层固化的现实背景中,以街头艺人为代表的底边流动阶层在城市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的真实生活日常与内心诉求,并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他们与城市关系的现实状态与应然状态。最后尝试给出了街头艺人城市空间权力建构的方案要点和具体规划策略。文章发现,南京街头艺人数量虽少但是类型多样,按照卖艺的目的和行为模式可以分为“生存乞讨型”、“自我表达型”和“事业发展型”三种类型,其中以前两者占比最多;这些群体主要集聚于主城区的“两横一纵”交通轴及节点周边,在城市空间的宏观分布呈现出“中心集聚、圈层扩散”的特征,中观分布呈现“排斥性分散”的特点,微观分布呈现“扇形封闭”的特点;在对空间的集聚偏爱分析中发现,艺人偏爱的空间类型特点是“流动与静止的空间的临界面”;街头艺人行为活动呈现出“紧随城市节奏而产生的潮汐波动”现象。基于此,总结街头艺人整体空间分布与行为活动的特征为“流动性”、“临界性”和“依附性”。通过对街头艺人个体的跟踪调查和深描,真实记录了三类典型街头艺人包括生活与工作的行为日常状态。文章发现,三类艺人的日常行为方式和活动路径均有较大差异,进而分别比较了三者的身份认同差异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异,认为街头艺人个体存在行为日常的随机性、身份认同的临时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脆弱性三个共性特点,在对个体差异性进行细致比较的基础上更直观认识作为政治表征的街头艺人与城市的社会关系。文章最后总结概括街头艺人与城市的关系:临时性融入城市空间与社会系统的非稳态艺术从业者。区别于常规“去流动性”的稳态规划,本文认为这种空间的流动性和城市关系网络的临时性是街头艺人职业特征使然,进而提出“适应流动性”的应对方案。“适应流动性”的艺人城市空间权力建构方案包括两个要点:第一,社会关系建构需要“在地化城市权力”的获取;第二,空间设计中需要注意“流动性的空间”规划;基于此,尝试建构街头艺人城市空间权力与政治的理想图景模式图,并分别从“自身组织化视角”和“外部保障”两个层面提出相对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划策略作为探讨。本研究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从研究的宏观社会背景出发,阐释了底层小众群体的城市空间行为与政治作为研究课题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街头艺术现象分歧点的描述,明确提出文章的核心关切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所在,由此出发,框定研究的范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和整体逻辑框架。第二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针对核心关切问题,在整体框架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既有研究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主要从“街头艺术行为”和“空间行为与政治”两个方面展开,进而提出本研究的核心行文逻辑。第三章,街头艺人空间行为及特征。核心逻辑包括两个线索,第一个是艺人空间行为特征描述。首先对南京街头艺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整体描述,进而从艺人的类别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群体行为活动特征三个维度分析街头艺人作为一个群体与城市发生的互动,最后总结街头艺人的整体空间分布与活动规律特征。第四章,作为“政治表征”的艺人社会关系网络特征。核心逻辑的第二个线索是艺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三个典型街头艺人的深度跟踪访谈,对其行为日常(主要包括生活日常和工作日常)进行深度发掘和描绘,在此基础上,分析艺人的内在身份认同和外在社会关系网络延伸,作为考察艺人城市空间政治的内化作用和外延表征,进而总结个体街头艺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总体特征。第五章,街头艺人城市空间权力提升策略。在对街头艺人整体层面的“空间行为”描述和个体层面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理清艺人与城市复杂关系的关键线索:临时性融入城市空间与社会系统的非稳态艺术从业者。基于此提出“适应流动性”的艺人空间权力建构的两个要点,并在参考台湾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探讨和操作的具体规划策略。第六章,研究结论与讨论。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点,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展望。本文正文共约55000字,图表6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