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几十年创作历程的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因与“京派”、左翼文学保持着若近若离的关系而备受关注。师陀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各种叙事技巧的创新与实践,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小说美学思想,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小说创作,创作出诸多形态独特的小说文本,建构了一个完善的、充满现代意味的小说体系。他的很多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某种典范性、穿透性的经典气质。他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谷》(1936)、《里门拾记》(1937)、《果园城记》(1946)、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1946﹚、长篇小说《结婚》(1947)、《马兰》(1948)等堪称“经典”的小说作品。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二百七十多篇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言首先简要概括目前评论界对师陀小说的大致研究状况,接着评点几篇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师陀小说文本的研究论文,然后指出师陀小说整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继而从这些“不足和缺陷”出发,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写作设想。第一章师陀小说诗化特征与人物形象分析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系统地深入分析师陀诗化小说的表现特征,总结出师陀小说在情感表现和具体写法上的三个特征:抒情性、象征性与自由联想;第二节,全面梳理、研究师陀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形象特色,指出师陀小说不以“典型化”为人物塑造的主导方法,而是追求人物形象的代表性与包容性,并借此反映整个中华民族近乎绝望的历史境遇特征。第二章师陀小说的叙述时间探微本章全面分析、研究师陀小说叙述时间的表现特征、叙述策略和文本实践意义。第一节,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深入分析师陀小说中概要与场景各自的表现特征、美学意义以及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的配合使得小说疏密有致、舒张有度,富有节奏感,它们又共同服务于小说主旨;第二节,全面梳理师陀小说中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表现特征,以及其文学审美意义和价值。第三章师陀小说叙述方式解析新颖的叙述视角与讲述、展示交替运用的叙事方式,构成了师陀小说叙述方式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第一节,具体分析了师陀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三大创新与实践,指出这种创新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小说的艺术质地;第二节,具体分析讲述与展示叙述方式的交替运用,它把故事讲得既生动、曲折,又富有逻辑性和空间想象性。第四章师陀小说文本生成的语境本章全面分析、研究师陀小说文本叙事特征与生成语境的关系。第一节,首先,具体分析了师陀的悲剧命运与忧伤乡村记忆的关系;其次,具体阐释了师陀面对现代都市时产生的困惑:师陀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跋涉,结果却被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所抛弃。第二节,具体分析了师陀在时代“牢笼”中的困挣与坚守:抗战这个特定时代的民族悲剧成就了师陀;解放后,师陀试图摆脱一体化体制的束缚,寻求一种全新的文学思维,以求得叙述主体的解放和价值主体的突围。个人的小语境与时代的大语境共同造就了师陀小说文本的叙事特征,在这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下才成就了师陀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