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西蒙所言,经济学的传统是研究选择行为的结果特征,不研究选择的过程特征。然而事实上,选择过程的特性对选择结果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经济学需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脑神经科学等研究成果来关注经济选择的过程特征。
本文即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制度选择之谜”的一个尝试性分析。我们旨在揭示一个社会中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和选择过程,尤其是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理性计算与文化信念这两个方维在决定人们制度选择行为的时候关系是怎样的?二者是如何支配人们的个人和社会选择?又是什么样的微观机制能将二者统一并共同外化为制度呢?在构建一个关于制度选择的一般理论之后,我们将运用得出的结论对我国的产权制度建设进行考察和反思。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这一章里,我们首先提出讨论主题“制度选择之谜”并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在通过文献综述对已有的“谜底”做了一个初步了解之后,我们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关于研究基本假定的一些交待。我们共分四节来说明经济人的行为,即经济个体“心智结构异质性”假定、“受约束的选择性有限理性”假定、经济个体偏好结构的“社会交互性”假定和“情境理性”假定。其中“心智结构异质性”假定和“受约束的选择性有限理性”假定是核心部分。我们要得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人的选择行为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带有自己心智对信息理解的决策。
第三部分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范畴。显而易见,为了澄清前述讨论和为以后的分析铺平道路,什么是制度的问题必须首先被加以解决。我们对制度范畴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前人的细心观察和审慎归纳之上。随后我们将对制度的分层作出了详细地说明并由此引出笔者一贯坚持的制度分析的基本维度。
第四部分制度选择过程的综合分析。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在这一章中得到集中展开的。我们采取“制度-行为-制度”的逻辑框架和问题导向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嵌入性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共享心智模型的分析和一个关于社会精英与制度选择框图的说明,回答了本文第一章提出的制度选择之谜:理性选择和文化信念在社会过程中外化为制度的内在机理。我们的结论是,正是由于心智模式这种人类的微观认知心理机制的存在,才导致某一历史阶段不同社会之间既存制度和文化信念的差异得以通过社会内部人与环境的交互形成不同社会人们共享心智的差别,进而决定了经济主体在选择和制度上的差别,在此过程中,社会精英对主流文化和制度选择的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第五部分理论应用部分。我们的主要观点是产权是个文化问题,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不应该停留在政府经济和法律上的界定和保护,还应该从文化信念层面发掘民众尊重他人财产和权利的文化意识并使之成为人们共同的知识和个人的自觉;其中产权伦理研究和体系建设或许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产权改革的可行途径之一。
第六部分结束语。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