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裸子植物具有极大的生态学和经济学价值,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分子。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研究中生代裸子植物化石有助于了解地史时期的植物群面貌、植物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等特征,可为分析地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及板块构造运动等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研究现代裸子植物的起源、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本文以内蒙古中东部霍林河盆地早白垩世霍林河组和固阳盆地早白垩世固阳组中带有繁殖器官的裸子植物化石为研究对象,结合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微细构造特征,对化石进行了分类和鉴定,共鉴定出4属9种,建立了 5个新种,分别是:银杏科银杏属2个新种,Ginkgo neimengensis sp.nov.,Ginkgo guyangensis sp.nov.;柏科扁柏属 1 个新种,Chamaecyparis chinense sp.nov.;红豆杉科红豆杉属1个新种,Taxus guyangensis sp.nov.;分类位置不明的松柏类裂鳞果属1个新种,Schizolepis longipetiolus sp.nov.。在霍林河盆地和固阳盆地首次发现了银杏属胚珠器官化石,以此分别建立了2 个新种Ginkgo neimengensis sp.nov.,Ginkgo guyangensis sp.nov.。前者在总柄上有5枚直立着生的胚珠,后者在总柄上有2枚直立着生的胚珠,胚珠基部均有珠托但无珠柄。对Ginkgo neimengensis sp.nov.的胚珠器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银杏叶的微细构造作了细致的分析。这两个新种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上少有的银杏属胚珠器官化石的记录。Ginkgo guyangensis sp.nov.在形态上介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银杏和古近纪银杏之间,该发现弥补了从早白垩世到古近纪银杏属胚珠器官演化过渡的空白,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关于现代银杏属胚珠器官起源于侏罗纪义马银杏型胚珠器官的推论。Chamaecyparis chinense sp.nov.是柏科扁柏属在固阳盆地的首次发现,它完整地保存了枝叶和球果化石,是该属在中国首个保存有繁殖器官的化石记录,同时也是目前为止该属最早最可靠的化石记录。经过详细的对比研究,推测这一化石种可能代表该属的祖先类群,并与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最相似。结合该属已报道的可靠化石记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推测Chamaecyparis可能在早白垩世起源于东亚大陆,在古近纪(最晚在早始新世)通过白令陆桥从东亚传播至北美,欧洲的扁柏属则可能有北美和东亚两种来源。化石记录表明,该属在地史时期物种丰富且广泛分布于东亚、北美和欧洲。受中新世开始的全球气候变冷、变干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其物种大幅减少以至在欧洲灭绝,最终形成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Taxus guyangensis sp.nov.也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在固阳盆地的首次发现,并且完整地保存了枝叶和生殖短枝上的胚珠器官。在生殖枝上保存有3枚胚珠,顶生的生殖短枝上着生有一对一大一小的胚珠,大的胚珠上可见包裹胚珠中下部的假种皮,近顶部侧生的生殖短枝上着生有1枚胚珠,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红豆杉属化石。这一发现表明,在现生红豆杉属中非常罕见的在一个生殖短枝上着生多枚胚珠的现象在早白垩世已经存在。经对比研究,它与北美西部的现生种Taxus brevifolia最为相似,可能代表Taxus brevifolia的祖先种。根据可靠的化石记录以及分子生物学证据推测,红豆杉属在早白垩世起源于东亚地区,始新世该属经白令陆桥已经从东亚传播到了北美西北部,可能在晚渐新世从东亚传播到了欧洲继而通过北大西洋陆桥传播至北美东北部。对裂鳞果属中的新种长柄裂鳞果Schizolepis longipetiolus sp.nov.的微观构造和宏观特征作了研究。从多方面对Schizolepis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属与松科差别显著,将其归入松科似有不妥,本文暂将其归入分类位置不明的松柏类植物。对该属的化石记录作了全面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结合地史时期板块构造格局,推测Schizolepis的演化和迁徙路径可能为:自晚三叠世起源于欧洲,从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自欧洲向亚洲传播,在早白垩世种类最为丰富,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大陆,以中国北方区居多,早白垩世以后灭绝,而Schizolepis jeholensis在固阳盆地固阳组的出现表明,该属一直延续到了早白垩世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