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历史实现——《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o1987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森的作品继承并发扬了乔伊斯、福克纳等先辈的文学传统,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并把拉丁美洲文学中的精华─魔幻现实主义与美国黑人文学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因而,她的作品“构思奇特,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神奇而辉煌、具有神话的气势和韵律,”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她自己也被称为善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现代神话”的女小说家。  在《宠儿》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莫里森动用了现代小说几乎所有的文学手段,将神奇与现实,事实与梦幻,过去与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她大量地运用了象征、隐喻、夸张、时空变换、超自然现象的描写等写作手法,打破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人鬼不分,创造了一个并不失真的“神话”境界,从而深化了作品对现实的反映。《宠儿》已成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并跻身于现代文学经典之列。读者被其魔力所吸引,感受虚和实的困惑,在魔幻的迷宫中寻找作者寄寓的深层内涵。莫里森摒弃了以前奴隶叙述的视角,从黑人奴隶活生生的日常经历出发,探索了奴隶制的本质和精神贻害以及非洲裔美国人的复杂性、恐惧和生活中的爱。  为什么这部作品会如此成功和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于作品中莫里森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奇特艺术手法和她所遵循的艺术原则反映了美国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现实;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歧义(ambiguity)这一表现手法和开放的结尾,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置身于小说之中,参与创作,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本文从莫里森的生平和创作生涯中找到她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动因,继而探讨莫里森在《宠儿》中所遵循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以及采用其创作手法,以达到反映美国黑人历史和隐喻现实的目标。我们认为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莫里森高超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而且在于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一个黑人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心和她对语言的承诺。  通过研究魔幻现实主义在《宠儿》中的表现,本文旨在探讨莫里森重构美国黑人历史的新视角,这将有助于了解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技巧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勿忘历史,正视现实。
其他文献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诗人,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第一部诗集《布朗泽维尔的一条街》(1945)描述了生活在芝加哥布朗泽维尔街普通
本文是对萨姆·谢泼德1979年普利策戏剧奖的获奖作品《被埋葬的孩子》的解读。不少评论家认为《被埋葬的孩子》是谢泼德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实际上,他的现实主义与传统的不
根据加拿大著名文论家琳达﹒哈琴提出的“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定义,历史编纂元小说将问题化的对待历史和元小说的自我指涉性结合在一起,历史编纂元小说是历史编纂和元小说的结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As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across the diverse cultures of the world is the relative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
本文以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为关键词分析当代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四部主要作品,尝试利用新的角度诠释其创作的意义。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本文指出该作家的小说
目的了解连云港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及缺乏类型。方法于2006年8月—2008年7月对幼、托机构进行健康检查0.6~6岁3275名儿童,按0.6岁~、1岁~、3~6岁年龄分组,采集微量末梢手指血,
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26岁的董刚,2009年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却选择去煤矿,下井当采煤工。可他
20世纪下半叶,英国小说在写实和实验两股潮流的相互交替中向前发展.然而从70年代未到90年代,英国小说似乎进入了两者汇合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多元主义时
本文首先在导论中探讨了小说对话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布局,而后回顾了小说对话翻译研究的现状。目前,对小说对话的研究大多采用语用学或美学的研究途径,对于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