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体素重叠评估生长患者颅面部变化的可靠性目的:基于体素重叠生长期正畸患者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颅面部模型,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在正畸治疗前后进行锥形束CT扫描。三名观察者在InvivoDental软件5.1.3中对30名患者的CBCT扫描独立构建了180个3D虚拟表面模型,将治疗前3D模型重新定向为自然头位。前颅底用于体素重叠治疗前后三维(3D)模型。再将治疗前3D模型重新定向为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使用从正中联合的内部到基底骨水平的第一磨牙远端的区域进行下颌体素重叠。三名观察者在治疗前后的三维模型中独立识别了23个标志点(颅上颌9个,下颌骨14个),记录了标志点坐标,重复三次。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对于59项(85.5%)测量指标,观察者内部ICC>0.90。对于49项(71.0%)测量指标,观察者之间ICC>0.90。在10例(14.5%)案例中,该方法的重复测量误差<0.3 mm。第二部分应用体素重叠技术对上颌前方牵引疗效的临床初探目的::使用体素重叠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RME/MP)患者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模型,评估其颅面部骨性变化。方法:选择了23名患有上颌发育不足(14名男孩,9.76±1.28岁,9名女孩,9.04±1.12岁)的骨性Ⅲ类错合患者的CBCT记录,这些患者均接受了RME/MP治疗。第一次CBCT扫描在RME/MP(T1)之前进行,而第二次在治疗完成后(T2)进行,平均8~10个月。使用体素重叠来评估治疗前后颅面部变化。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前后差异。结果:从X坐标来看,左右上切牙槽嵴点和右颧上颌缝点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Y坐标来看,前鼻棘点(ANS),上牙槽座点(A),左右上切牙槽嵴点,左右梨状孔点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三维体素重叠方法可用来评估生长患者颅面部(颅上颌和下颌骨)改变,有非常好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