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韵编码是言语产生中的重要过程之一。音韵编码计划单元是指说话者在开始发音前提取到的语音信息的度量。音韵编码计划单元选取的恰当与否会对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产生影响。前人研究发现音韵编码计划单元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探究中小学生言语流畅性的差异是否是由于音韵编码计划单元的差异造成的,从而为提升中小学生言语流畅性提供针对性建议。本研究利用图-词干扰实验范式的扩展,通过比较不同音节上的语音相关干扰刺激或语音无关干扰刺激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即语音促进效应)来探讨28名中学生和35名小学生在言语产生中的音韵编码计划单元的大小。实验中,同时。呈现两个水平居中排列的图片和听觉干扰刺激,要求中小学生被试尽量忽略声音并用并列名词短语来命名两幅图片。结果表明,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均在第一个名词的前两个音节上发现了语音促进效应,即语音相关条件下的命名潜伏期显著短于语音无关条件,说明中小学生音韵编码计划单元均为第一个名词;中小学生均在第二个名词上产生了语音抑制效应,即语音相关条件下的命名潜伏期显著长于语音无关条件,说明中小学生音韵编码计划单元均为第一个名词或第二个名词。中小学生第一个名词首字的语音促进效应均显著大于尾字的语音促进效应,说明中小学生的音韵编码计划单元是以音节为单位的。中学生的言语流畅性错误率显著低于小学生,说明中学生的言语流畅性优于小学生。中小学生在词汇干扰效应(即语音无关条件下的命名潜伏期显著短于基线条件)上存在差异,说明中小学生在词汇加工前的注意控制加工阶段存在差异。中小学生在加工单幅图片时存在差异,说明中小学生对图片的熟悉程度可能存在差异。根据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中小学生言语流畅性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由于音韵编码计划单元之间的差异造成的。2.音韵编码计划单元的单位的不同、词汇加工前的注意控制加工阶段的差异以及图片熟悉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中小学生言语流畅性差异的原因。根据结论,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以及日常教学活动提出以下建议:1.要进行记忆容量训练,以提升词汇加工前的注意控制加工能力;2.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