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系统地研究采后阿克苏红富士苹果毒素产生及贮藏品质,优化处理提高贮藏品质。采用采后对病害处理的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先进的化学仪器分析方法,研究真菌病原体,真菌毒素及其转移规律和超声波结合CaCl2对果实品质和病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传统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真菌病原体的种类,揭示了病原微生物对腐烂苹果产生的6种毒素(Alternariol,AOH;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Altenuene,ALT;Tenuazonic acid,TEA;Tentoxin,TEN;Patulin,PAT)的机制,并进一步验证了超声波结合CaCl2对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1)根据苹果在采后贮藏期间由于病原真菌侵染而造成的腐烂是导致其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传统病原菌的鉴定方法主要根据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及菌落形态来进行分类,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ITS、LSU、β-tubulin基因序列在病原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传统形态学可以基本确定引起苹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是链格孢和青霉,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可以确定为交孢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因此,本研究采用形态学结合ITS、LSU及β-tubulin技术对新疆阿克苏红富士苹果采后病原菌进行鉴定,为病害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理论基础。(2)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苹果中6种真菌毒素(AOH;AME;ALT;TEA;TEN;PA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5%,RSD在1.0%5.0%,能满足苹果样品中真菌毒素痕量分析的要求。研究发现:给无机械损伤无病害的苹果分别接种为106 CFU/mL的交孢链格孢霉和展青霉,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4℃,RH 95%)的环境中,待其发病测其毒素含量可知:实验中AOH,AME,ALT,TEA,PAT毒素均可检测到,且含量均随着病斑增大而上升,但未检测到TEN毒素。其中,TEA毒素迁移速度最快,当病斑0.5 cm时距离病斑3 cm就可以检测到毒素,毒素含量为1.535μg/kg;ALT整体产毒量最大,可达172.877μg/kg;PAT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产毒量明显高于常温,其浓度为常温的近四倍。(3)超声波结合钙处理苹果后,将其置于低温(4℃,RH 95%)贮藏200 d,每隔25 d定期取样测定苹果品质指标,研究发现:经超声结合钙处理组果实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组高;可滴定酸较对照组高;抗化坏血酸较对照组高;抑制扩展青霉侵染和链格孢霉侵染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钙处理能有效延缓苹果衰老,提高贮藏品质,降低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