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李以义老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潜心于中医痰证研究,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对糖尿病、妇科病、皮肤病、疑难病的诊治也有独到见解和较高造诣。通过三年的跟师学习,我对李老师从痰瘀论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有了一定认识,为了更好的继承、总结和发扬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而进行本研究。目的:整理研究李以义老师学术思想及从痰瘀论治心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总结典型病案、撰写跟师心得笔记、查阅老师论文著作、检索分析与老师学术思想相关的论文书籍、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及不断请教老师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并对李以义老师经验方复脉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撰写论文。结果:本文整理总结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归纳、总结、介绍了李以义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一步探索其学术渊源,第二部分按照现代临床研究的规范观察李以义老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经验方复脉饮的临床疗效。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李以义老师的生平简介及行医经历。然后分别从学术理论渊源、各家学说、临床试验研究等方面深入的探讨了中医痰瘀学说。再次重点介绍了李老师痰瘀学术思想及化痰祛瘀法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经验,通过对李老师辨证治疗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病三种常见心系疾病的病因与病机、辨治特点进行分析并列举典型病案,提炼总结李老师辨治心系疾病的经验和规律,进一步探索其学术思想,总结其临床经验。李老师主要痰瘀学术思想包括:1.对痰瘀证病因病机的发挥。李老师提出痰瘀的生成是“津血不循常道便成痰浊”,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是痰瘀互生的基本病机,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痰瘀同源”、“痰瘀互结”,因“痰血同源”,血瘀的发生必有痰浊的形成,积极化痰降浊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2.痰瘀论治重在调理气血,重在气机。李老师认为血瘀无非伤其气血,不论何种病因,气血失调才是产生痰瘀的根本,凡能伤其气血者,都能发生血瘀。因此在化痰祛瘀时要注重调畅气机。3.治病求本,重在脾肾。李老师认为痰瘀形成主要与津液代谢直接相关的脾、肺、肾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上要注意健脾益肾。4.百病皆生于痰,怪病从痰论治。李老师根据“久病必瘀”,提出了“痰瘀”是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病共同的病机,所以化痰祛瘀法在慢性病、疑难杂病的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化痰祛瘀法贯穿在李老师治疗各种慢性病以及疑难杂病的始终。李老师指出:有形易抓,无形难辨:有形之血瘀症,易被重视,而不少久治不愈的痼寒沉苛之疾属于无形之痰导致的无形症痰瘀证,从痰瘀论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5.中西结合,注重科研。李老师是现代中医中较早在痰浊的本质方面进行思考的,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试验观察提出了一些关于痰瘀本质的假说。李老师认为:细胞功能改变可能是产生痰浊的根本原因,在人体免疫应答活动中的任何异常产物都可能与痰浊、瘀血有关。任何生命活动中不正常生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合成的物质都可能与中医的痰浊有关。李老师认为痰浊的本质是人体内分泌失常而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李老师同时也提出了痰病研究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如运用血流变指标,从细胞生物学入手,建立新指标,如通过电镜来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来推测“痰浊”的生成与否,自由基的清除率等。李老师以化痰祛瘀法治疗心系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切。1.在辨治冠心病临方面,李老师认为冠心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主要是心肾阳虚,标实为痰淤互结。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标实治以活血化瘀、豁痰泄浊。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本虚宜补,治以补气温阳、滋阴益肾。针对现代医家大多偏重活血化瘀的现况,李老认为更应重视痰瘀同治、气血同治。2.李老师认为病窦综合征病机为痰血瘀阻不畅,心气不足,心神失养,临床以化痰祛瘀、温通阳气为治法。因病窦脉象多变,迟、结或代、数、促等脉均可见,强调尤其要注重脉诊。病窦多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因此治疗要注意根据基础病辨证加减。3.高血压病位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以肝脾肾功能减退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情志变化多为诱因,而痰瘀既是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的病理产物,痰瘀交结贯穿高血压病始终。李老师在临床上以化痰祛瘀,平肝熄风为主要治法,主张将痰瘀同治贯穿于高血压病治疗的始终。最后列举分析了李老师临床常用药物。第二部分观察了复脉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地从痰瘀论治心血管疾病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方法:选择窦性心动过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复脉饮:川贝9g、瓜蒌30g、薤白9g、黄芪30g、水蛭9g、川芎12g、丹参30g、桂枝9g、炙甘草10g。选用北京康仁堂全成分配方颗粒,早晚各一袋,饭后半小时以200ml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心宝丸3粒tid,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中医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药物对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均有显著改善(P<0.01),心动过缓疗效治疗组(93.33%)、对照组(86.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总疗效治疗组(93.33%)、对照组(86.67%),均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伴随症状组间比较,胸痛症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脉饮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与心宝丸疗效相当,但在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心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