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诃夫和贾平凹分别是中俄两国历史上的著名作家。虽然国别不同,创作倾向不同,但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却产生了两部比较相似的作品,分别是《套中人》和《晚唱》。除了相似的人物形象外,二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也存在一定的类同和殊异。因此本论文拟立足这两部小说的文本,采用比较文学研究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着重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作概括论述,并指出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的重要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这两部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比较来分析其类同与殊异。二者在这个层面上的类同性主要表现在两部小说都真实反映了主人公所处时代压抑的社会风气:前者暴露了沙皇统治末期特务横行,民众生活如履薄冰的社会状况,后者对文革过后社会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和有些人对政治运动仍心有余悸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描绘。此外主人公既可怜又可笑的悲剧结局也是其相似性的另一个方面。二者的殊异性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对立面的不同上:别里科夫的对立面是科瓦连科姐弟,穆仁文的对立面则是苏梅、王顺和母猫。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方面的比较来分析其类同与殊异。作为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和穆仁文都有着“套子”似的生活习惯和孤僻的精神世界。但是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两人却存在分歧:前者是竭力钳制,后者则是千方百计的防范和躲避。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艺术特色方面的比较来分析其类同与殊异。两部小说都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前者重在科瓦连科姐弟与别里科夫和小城民众的对比上;后者重在木楼大郎与苏梅和母猫的对比上。此外写作风格上的沉郁灰暗也是其类同性的另一个方面。在描绘心理活动时,契诃夫采用了“心理表征”的方法,而贾平凹则运用了大量想象和联想来揭示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变化。叙事方法的不同也表现了二者的殊异性:前者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方法来讲述别里科夫的悲剧,后者则根据时间限制紧密围绕“约会”事件展开行文,大体上采用了顺叙的写作套路。论文的第五部分着重分析了两部作品产生类同与殊异的原因。中俄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相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都有其生活来源是二者产生类同的主要原因;中俄两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差异与作家创作心理的不同则是二者产生殊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提升,对两部小说在文学上的特点作了总结与概括,并劝谕世人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