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萜类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真菌和海洋生物中,由于其具有多样的骨架类型、多个手性中心和取代基以及多种重排异构,并且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因此,萜类受到了合成化学家以及药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药用植物中一些萜类成分的显著的生物活性,它们成为了治疗重大疾病的天然药物,比如抗癌药物紫杉醇、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以及抗生素类药物穿心莲内酯等。为了寻找结构新颖且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本论文选取了三种富含萜类成分的药用植物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以及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Tiegh.),对它们的萜类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研究。采用现代的各种分离技术与方法,从上述三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50个化合物。通过利用各种光谱方法(NMR、HRESIMS、IR、UV、ECD和X-ray单晶衍射)、计算方法(运用TDDFT方法在B3LYP/dgdzvp或B3LYP/6-31+G(d,p)计算水平下计算ECD数据和比旋光值)以及与报道的文献中化合物的数据对比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包括3个四萜、28个三萜、105个二萜和2个倍半萜,以及12个其它类型的化合物。从湖北大戟的根中共分离鉴定了63个化合物,包括58个各种骨架类型的二萜(25个新化合物Eh-1-Eh-7,Eh-9-Eh-20,Eh-25-Eh-28,Eh-32,Eh-35)、2个三萜、2个甾体以及1个细胞松弛素;从丹参中共分离鉴定了31个松香烷型二萜(8个新化合物Sm-1-Sm-4,Sm-16,Sm-20,Sm-30,Sm-31)和1个齐墩果烷三萜;从秦岭冷杉的树皮中共分离鉴定55个化合物,包括3个新的四萜(Ac-26-Ac-28)、25个三萜(10个新的环阿尔廷三萜Ac-1,Ac-2,Ac-4,Ac-7,Ac-8,Ac-12,Ac-15,Ac-17,Ac-18,Ac-21)、16个松香烷二萜(1个新化合物Ac-38)、2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以及9个木脂素。其中,四萜(Ac-26-Ac-28)是一类冷杉属特有且稀有的化合物,其是通过一个羊毛甾型三萜和一个单萜之间的[4+2]Diels-Alder环加成形成的。目前,在该属中共分离得到12个这种骨架类型的四萜。除此之外,对其中的一些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包括抗炎活性、细胞毒活性、抗菌活性(真菌和细菌)、植物毒活性以及免疫调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Eh-8和Eh-33能够明显地抑制NO的产生,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7.12和12.73μM,远远低于阳性对照吲哚美辛的IC50值(IC50=41.41μM),并进一步评价了这两个化合物对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化合物Ac-8对枯草芽孢杆菌显示了较好的抗细菌活性,MIC值为5μg/mL,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用Ac-8处理过的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形态变化,这个化合物可以使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成不规则的形状,表面褶皱以及使细胞破碎;化合物Eh-30对不同的植物幼苗有选择性的植物毒活性;化合物Sm-3,Sm-17,Sm-19和Sm-23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显示出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本论文综述了从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植物毒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二萜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对测试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希望此综述能为开发天然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促使读者继续关注具有这类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丰富天然产物的萜类化合物库,为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以及潜在新药的筛选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中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