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来藏思想是印度大乘佛学的一支,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天台、华严、密宗的主要理论来源。印度佛教不同学派对于如来藏思想的解释差异和南北朝时期如来藏经典翻译、理解过程中的格义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宗派对于如来藏思想的阐释差异。近代关于如何理解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不断,支那内学院一派是以唯识理论解读印度如来藏思想,认为《大乘起信论》代表的“本觉”思想是本土化的如来藏思想;武昌佛学院一派认为“本觉”思想是继承印度如来藏学的;日本批判佛教认为如来藏思想是一元基体生出多元法的“基体”论,是“场所”哲学。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结构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如来藏经的譬喻理论和“心性本净”论提出理解《楞伽经》如来藏思想的“一心”辩证模型。模型以如来藏藏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大遍喻的叙述结构分析了“入楞伽”譬喻说明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法界内涵。众生界和如来界构成了大乘佛教所说的因果关系,而因果的联系是通过法界,众生界、法界、如来界此三者同一“场所”。在此“场所”为遍计所执、无明烦恼所缠的藏识境界名为众生;建立观察智,破除烦恼,修习十无尽句的空如来藏智境界名为菩萨;究竟转依,证得法界平等相,以三身法教化众生的不空如来藏慧境界名为佛陀。小乘的解脱观是舍弃轮回世间,而大乘辩证的解脱观是无我的轮回。
论文研究了《楞伽经》与《大乘起信论》、《坛经》之间的思想关系。《大乘起信论》的术语大都源于如来藏经典,其采用的本体论解释模型具有格义特色,失去了大乘佛教因果论特色,禅观理论也相应转变成为对本源心的认识。《坛经》是继承南印度大乘上座部的禅学理论,与《楞伽经》的思想有着紧密联系,南北禅宗的思想差异主要是对般若观察智的认识差异。论文认为日本批判佛教缺乏譬喻语言的结构性认识,其建构的“基体”论模型并不能合理解释如来藏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