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不仅探讨《大智度论》中空的概念的源流,更从论中菩萨修行的角度审视空的深层内涵和实践意义。部派佛教时期的空三昧,是修行人开悟时升起的三种(或四种)三昧之一,或者开展无我、无我所的体悟,或者深入到构成“我”的五蕴,观察诸法不可得,从而达到涅槃解脱。而到了大乘佛教兴起,菩萨乘修行人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对于引向涅槃的三三昧,采取“学空而不证”的态度,运用智慧如实地认识到涅槃实相,并将三三昧作为实相的特征来表述。这时,诸法的空不再是禅修体证的结果,而是智慧了解到的诸法本性即空。这一空义作为实相的异名,是深奥的法门,是不待观察而成立的,而被记载在八千颂般若(罗什译《小品般若经》)中。但到了般若经扩充增补为二万五千颂般若(罗什译《大品般若经》)的时候,菩萨道中的诸法被广泛地添加到文本中,成为菩萨修行的科目。《大品》〈序品〉〈大如品〉〈道树品〉等记载的修行科目大概包括:行四禅、四无量心、无色界四处;六波罗蜜,十八空;三十七菩提分,三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畏,四无碍;得四果、辟支佛智而不证入,入菩萨位;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起菩萨神通,生一切种智等等。另外〈发趣品〉也出现了菩萨的十阶位的记载。结合《小品》中已有的四阶位,可以构成菩萨修行的系统。这样衍生出诸多问题,空及相关的表述,常常在《大品》中描述修行过程中一切科目,且在佛与弟子的对话中出现于对新学菩萨(四阶位中最初级)的修学要求中(而《小品》中空是深奥的法门,只能被开悟的不退转菩萨修习)。并且,对于菩萨修行系统内部的联系,包括空的两种概念:十八空和空三昧与其他科目、与修行阶位的关系,《大品》中都鲜有涉及。这些正是《大智度论》力图处理的问题。相传为龙树所作的解释《大品》的《大智度论》,对应经中〈序品〉的部分被完整地翻译出来。由于菩萨遍学三乘的要求,在论中,许多部派佛教的修行内容被引入,充实了菩萨修行的系统。于是,通过梳理《智论》对于菩萨修行科目和阶位的诠释和组织,《大智度论》中空和菩萨道的关系便十分清晰了。论中的空被划分了层次,种种修行的法门不应贪著,是从开始就“随善知识”而修学的空。另有高级别的空观:十八空是六波罗蜜的反复修习才能够体证的,三十七助道品和各种禅定法门配合,则通向包含空三昧的三三昧。然而,须知十八空不可得,空三昧亦是学而不证,菩萨便能正确地体悟诸法实相。这时,十八空便成为了空三昧的异名——十八空是诸法实相的分别展开,三三昧是诸法实相的表述。在此一时机,凭此方便力,配以念佛三昧,入菩萨位而开悟。成为不退转菩萨后,因菩萨知诸修证法门亦不可得,故不会有自傲之心,乃可与众生“共住”;亦可知诸法性空不可得,故可以布施一切,大慈大悲。这可谓是般若空观深层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