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MRI技术有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技术就是主要的进展之一。由Picker公司的Hajna等在1992年首次报道并应用于临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内外临床普遍使用T1WI增强序列显示脑膜的异常强化,是脑膜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FLAIR序列采用特定的翻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可在抑制脑脊液信号的同时获得清晰地T2加权程度较高的T2WI图像,提高了对皮质、脑室旁病变的信噪比,减少了脑脊液流动形成的伪影,逐步成为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序列。有研究发现T2W-FLAIR增强序列对脑膜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已有多位学者将此应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中。但也有文献报道T2W-FLAIR增强序列对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本研究欲比较低对比剂浓度或延迟开始扫描时间(即间接改变对比剂的浓度)对T2W-FLAIR序列增强图像的影响,同时探讨T2W-FLAIR序列和T1WI序列在脑膜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取14个体积为10ml的塑料试管,将其标记为1~14号,分别将不同浓度的钆喷酸葡胺溶液(Gd-DTPA,gadolinium diethylene-trianmine pentaacetic acid)注入其中,不同的浓度的试管均进行压脂T1W、T2W-FLAIR序列扫描,并测得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信号增强程度(signal enhancement degree,SED)和信号增强率(signal enhancement rate,SER)值。所用对比剂为Gd-DTPA,常规给药剂量下3min和60min的血药浓度范围为0.6×10-3mmol/ml~0.24×10-3mmol/ml。第二部分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脑膜病变患者252例,男132例,女120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42.33±12.11岁;其中病毒性脑膜炎65例,结核性脑膜炎51例,脑膜转移瘤69例,外伤后脑膜改变67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清晰的T1WI、T1WI压脂增强、T2W-FLAIR平扫和T2W-FLAIR增强图像,并测得准确的信号强度。另取10名健康志愿者,男6例,女4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年龄50.31±9.55岁,所有志愿者均得到清晰的T1WI、T1WI压脂增强、T2W-FLAIR平扫和T2W-FLAIR增强图像,并测得准确的信号强度。所有志愿者及患者检查前均排除MRI禁忌症(如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角膜、金属人工听音骨以及严重幽闭恐惧症等),进入检查室前向志愿者及患者详细介绍扫描的全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检查是用棉球塞耳,取仰卧位,双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平静呼吸,嘱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扫描仪器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16通道正交SENSE头颅线圈,头颅扫描定位参照杨正汉等主编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横轴位扫描平面平行于胼胝体膝部下缘和压部下缘的连线,矢状位扫描平面平行于大脑纵裂,冠状位扫描层面横断面定位像上使其与大脑纵裂垂直,矢状面定位像上使成像层面与脑干平行。经高压注射器由肘静脉注入Gd-DTPA(康臣药业生产,15ml/瓶)30ml,速率2ml/s,5min后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SE T1W-SPIR增强序列,12min后行T2W-FLAIR增强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利用海纳医信医疗影像信息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1.从1号试管到14号试管对比剂浓度依次倍数降低,于T2W-FLAIR序列图像,8-14号试管显影,最高信号强度出现在12号试管,浓度约0.24×10-3mmol/ml,于压脂T1WI增强序列图像,5-14号试管显影,最高信号强度出现在9号试管,浓度约1.95×10-3mmol/ml。当对比剂浓度为11号试管浓度即0.49×10-3mmol/ml。两序列对比剂信号强度最为接近,当对比剂浓度大于0.49×10-3mmol/ml时,抑脂T1W增强信号高于T2W-FLAIR序列,随着对比剂浓度的降低,T2W-FLAIR序列所得对比剂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压脂T1W所得对比剂信号强度。当对比剂浓度为12号试管(0.24×10-3mmol/ml)及13号试管(0.12×10-3mmol/ml)T2W-FLAIR信号强度远高于压脂T1W信号强度;由信号增强程度(SED)曲线亦可得出当对比剂浓度为12号试管(0.24×10-3mmol/ml)及13号试管(0.12×10-3 mmol/ml)浓度时,T2W-FLAIR对比剂的敏感性≥2倍于压脂T1W;由信号增强率(SER)曲线当对比剂浓度为12号试管(0.24×10-3mmol/ml)及13号试管(0.12×10-3mmol/ml)浓度时,T2W-FLAIR序列与抑脂T1W序列相比SER值相差不大,但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不受影响。2.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年龄有差异性(P>0.05),而结核性脑膜炎、脑膜转移瘤组和颅脑外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病毒性脑膜炎的MRI影像学分析病毒性脑膜炎在MRI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脑沟模糊,范围难以界定,增强扫描序列呈广泛、细线样异常强化,未见硬脑膜受侵病例,以额顶叶灰质邻近脑膜的信号强度为参照,计算信号强度值。增强T2W-FLAIR序列,柔脑膜局限(范围<3cm)30例,广泛受侵(范围>3cm)35例,信号强度为1156.55±20.16;增强T1WI序列,柔脑膜局限(范围<5cm)40例,广泛受侵(范围>5cm)25例,信号强度为921.26±25.22;增强T1WI序列较增强T2W-FLAIR序列强化程度低(P<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平扫图像表现与病毒性脑膜炎的相似,界限较病毒性脑膜炎更模糊,范围更难以界定,增强扫描呈广泛、线样明显强化,未见硬脑膜明显受侵病例,以额顶叶灰质邻近脑膜的信号强度为参照,计算信号强度值。增强T2W-FLAIR序列,柔脑膜局限(范围<3cm)22例,广泛受侵(范围>3cm)29例,信号强度为1396.33±13.11;增强T1WI序列,柔脑膜局限(范围<5cm)30例,广泛受侵(范围>5cm)21例,信号强度为1209.35±20.92;增强T1WI序列较增强T2W-FLAIR序列强化程度低(P<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脑膜转移瘤的MRI影像学分析脑膜转移瘤的MRI影像表现视其与脑膜的关系而异。肿瘤直接侵犯脑膜主要表现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脑内肿瘤先侵入邻近的脑表面,再到软脑膜及硬脑膜,表现为病变邻近的局限性脑膜强化,形似“鼠尾”。血源性脑膜转移和脑脊液脑膜转移主要为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本组病例中,增强T2W-FLAIR序列,硬脑膜-蛛网膜强化16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45例,混合型强化(即脑膜全层强化)4例,未见脑膜强化1例,信号强度为1575.81±110.66;增强T1WI序列,硬脑膜-蛛网膜强化16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43例,混合型强化4例,未见脑膜强化3例,信号强度为1110.57±120.77;增强T1WI序列较增强T2W-FLAIR强化程度低(P<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颅脑外伤后脑膜的MRI影像学分析颅脑外伤后脑膜的MRI影像表现为手术局部区域局限性的硬脑膜-蛛网膜强化。部分患者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软脑膜-蛛网膜强化或全脑膜强化。本组病例中,增强T2W-FLAIR序列,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55例,混合型强化10例,未见脑膜强化2例,信号强度为1256.88±320.71;增强T1WI序列,图像的信号强度为1103.22±410.03;增强T1WI序列较增强T2W-FLAIR强化程度低(P<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7.各组患者T2W-FLAIR序列和压脂T1WI序列增强图像的信号强度的比较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膜转移瘤组和颅脑外伤后组的T2W-FLAIR序列和T1WI序列增强图像的信号强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2W-FLAIR序列增强图像的信号强度大小依次为:脑膜转移瘤组>结核性脑膜炎组>颅脑外伤后组;T1WI序列增强图像的信号强度大小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组>颅脑外伤后组>脑膜转移瘤组。结论1.T2W-FLAIR序列可抑制脑脊液信号的同时获得清晰的T2WI图像,减少了脑脊液流动形成的伪影,可以获得良好的病灶/脑组织对比。2.T2W-FLAIR序列对低浓度的对比剂更敏感,且对较低浓度的对比剂比T1WI增强序列更易显像;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浓度,对于T2W-FLAIR序列成像清晰与否至关重要。3.根据文献描述脑膜的异常强化可分为3型:(1)硬脑膜-蛛网膜强化(2)软脑膜-蛛网膜强化(3)全脑膜强化。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表现为软脑膜-蛛网膜强化,脑膜转移瘤根据转移方式不同强化方式不同,颅脑外伤后脑膜三种强化方式均有。对比不同序列的各图像信号强度,增强T1WI序列较增强T2W-FLAIR强化程度低。4.T2W-FLAIR增强序列使用较低的对比剂浓度及较晚的开始扫描时间,均可获得满意的脑膜T2W-FLAIR增强图像,其信号强度均高于增强T1WI序列图像的信号强度;在较低的对比剂浓度时,更易显示脑膜病变。